【行业热点】用好制度把好医生留在基层

8/20/2018

685

8/20/2018 12:00:00 AM

源文件发表时间:2014年1月27日 
    “如今很多农民对乡镇医院不信任,无论大病小病一窝蜂都往大医院跑,小病也要找专家看,这不仅造成到大医院看病贵、找专家看病难,还造成乡镇卫生院起不到应有作用,基层卫生人才处于‘引不进、留不住、提不高’的状况,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刚刚结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两会上,宁夏人大代表戴秀英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优质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据了解,目前宁夏22个县(市、区)总人口647万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各占50%左右。全区公立医院74家,卫生技术人员总数34265人,乡镇卫生院245家,卫生技术人员2950人,后者仅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9%。农村卫生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戴秀英2013年对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和固原五市基层医院,尤其是西吉县32家基层卫生院和83个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宁夏8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全区高级职称医疗专家1300余人和高精尖先进医疗设备都集中在几家大医院。大医院的主要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可却收治了大量常见病、一般病患者。不合理的病人流向,造成“名医看小病,大马拉小车”,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加重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乡镇卫生院难以留人才 
    以西吉县实地调研为例,戴秀英说,西吉县是宁夏第一农业大县,有53万人口,是六盘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核心区。调查显示:该县25家乡镇卫生院,三分之一没有配置X光机,三分之二没有B超和心电图仪器;50%的乡镇卫生院需要整修扩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环境艰苦,取暖靠生炉子,一家乡镇卫生院平均生30多个火炉;卫生条件差,使用旱厕,医务人员的吃饭、洗澡及宿舍长期得不到解决;乡医待遇差,人均工资2000元,干多干少“一个样”,编制吃紧,非编专业人员占40%,抽不出人员进修学习;有一家乡卫生院仅有4名工作人员。另外,全县高级职称医疗专家44人,仅占大医院的1/40,其中85%集中在县医院;乡村留不住人,培养一批,考走一批,有设备没人操作现象十分普遍。  
    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萎缩,以前能开展的手术,如接生、阑尾炎、疝气、肠梗阻等都停了,只看感冒、拉肚子和清创缝合,日均门诊量20人次。三分之二的床位闲置,手术室空闲,医疗服务水平下降,80%的乡医不安心工作,业务骨干和病人都流向大医院。同时,村医养老保险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三分之一的村医年龄老化,最大年龄78岁;村卫生室门诊量平均每天两人次;村医担负着十一类5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繁重;村医不会使用计算机,工作质量难保证。
 
对口支援有制度难落实 
    戴秀英认为,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有制度难落实。基层医院药品种类的不足,设备的短缺陈旧,制约了专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推进新医改工作中,用好的制度把乡村医生留在基层,让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是解决农民看病难最有效的措施。为此,戴秀英提出5条建议:
 
——落实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尽快出台“宁夏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作出明确规定;确保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的目标。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激励机制的改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把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作为考核医务人员的标准。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师工资水平,让他们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低于甚至高于城市医院同等学历、资历和工作年限的人员。 
——调整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政策,设立单独的农村卫生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取消英语考试,使乡镇卫生院医师有机会晋升中、高级职称。  
——加大乡镇卫生院医师培训经费投入,对南部山区给予倾斜和支持,建立在职人员全员培训机制,分期分批到医学院校脱产或半脱产培训,或者进行集中培训,将培训进修结果作为卫生技术人员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师技术水平。 
——核对编制,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严格控制非编挤占岗位现象。实行“先聘后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本科、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让专业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下”,落实“首诊在基层”。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