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早产儿母乳喂养如何在NICU推行?

8/20/2018

723

8/20/2018 12:00:00 AM

目前国际上各专业机构对积极推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早产儿母乳喂养以及强化母乳喂养已达成共识。
 
近日,为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我国NICU中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措施,提高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母乳库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共同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NICU内早产儿母乳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 g的新生儿,是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生长和疾病转归,而且直接影响远期预后,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一、促进NICU母乳喂养的原则
 
 
 
二、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实施
 
1.初乳启动肠内喂养:早产儿母亲分泌初乳的持续时间更长,且比足月儿母亲的初乳含有更高浓度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极早产儿而言,初乳可视为一种免疫替代疗法的特殊药物。
应鼓励母亲在分娩后0.5~1.0 h内即开始吸乳,24 h内每2~3小时吸乳1次,以促进初乳尽快分泌。新鲜初乳挤出后应立即送至NICU,经早产儿口咽途径喂哺;吞咽障碍、应用机械通气时可行初乳涂抹口腔护理。
 
2NICU内早产母乳的收集、转运、使用步骤:
 
(1)准备:①清洁:剪指甲、洗手,清洁乳房、吸乳器表面;②吸乳器:选择双侧泵系统的吸乳器,每次用后清洗管道、风干;③吸乳配件:每人使用独立的、预先消毒的吸乳配件;用后按要求正确地清洗、消毒备用;④容器:使用预先消毒、密封的食品级硬质PP塑料或玻璃瓶、母乳收集袋;⑤父母指导:了解乳母的疾病和用药情况,使家庭成员清楚复述采集母乳的整个步骤,母乳喂养指导小组成员保持联络通畅。
 
(2)收集:分娩后半小时内尽快开始吸奶;每天812次,定时吸出乳汁;每次同时排空双侧乳房;每次吸奶都应单独收集乳汁;将每次喂养量分装保存;标识吸奶日期、时间、奶量和新生儿姓名;不要丢弃初乳。
 
(3)储存:初乳挤出后要立即喂哺早产儿;冷藏或冷冻区彻底清洁,专区保存;预计96 h内使用的乳汁收集后需冷藏(0~6);预计超过96 h的乳汁收集后立即冷冻(-18℃以下);冷冻可保存3个月。
 
(4)转运:使用隔热密闭的冷却容器。
 
(5)接收:由护士双人核对新生儿姓名、床号、挤奶时间;专用冰箱保存;专人负责;储存位置安全、固定。
 
(6)使用:每次使用母乳前需认真核对,专人专用;初乳尽量经口咽途径给予;按母乳采集的先后次序使用;加热至37~40℃使用;禁忌微波加热;加热后未用完的乳汁不可重复使用;遵医嘱,按比例添加人乳强化剂;强化母乳现配现用,混合均匀。
 
(7)质量控制:冷藏、冷冻进行温度控制记录、给父母的书面建议以及乳母的疾病和用药必须有书面记录;一般乳汁不要求常规细菌学培养;必要时抽查的细菌学检查可发现母乳收集中的问题;加热后剩余乳汁的处置原则同其他体液。
 
3.应用强化母乳的方法:当早产儿每天摄入母乳量达到80100 mlkg时,开始进行强化母乳喂养。一般从半量强化开始,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35 d逐渐增加至全量。当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强化的热量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3 051 kJL),并根据其生长情况,直至早产儿体重、身长数值位于同性别同龄儿的第2550百分位曲线范围内为止。
 
4.应用巴氏消毒的PDHM:当早产儿的母亲无法提供母乳时,已建成人乳库的地区或医院可选择巴氏消毒的捐献人乳(PDHM)(62.5℃,30 min)喂哺早产儿。

三、早产儿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1.母乳病原学检测:亲生母亲的母乳喂养时,不需常规细菌培养或其他病原检测,也不需巴氏灭菌;仅当早产儿发生肠源性感染时,才需采样送检。
 
2.关于母亲为病毒携带者的母乳处理:当母亲携带巨细胞病毒(CMV)、乙肝病毒或呈病毒血清学阳性时,经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能会导致感染。
母亲患乙型肝炎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时,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感染风险,可以选择母乳喂养。
 
3.关于哺乳期用药的建议:对于药物暴露导致的风险与中断母乳喂养并使用配方奶喂养的风险,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出生早期初乳阶段,应积极鼓励母乳喂养,早产儿由于摄入量少,其药物总量远不足以导致显著不良反应;为减少药物向乳汁的转运,建议在服药前哺乳。当婴儿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者,母亲忌食用蚕豆或服用呋喃妥英、伯氨喹和非那吡啶等药物,以免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
 
4.母乳喂养禁忌证:
 
真正意义上的母乳喂养绝对禁忌证很少见,具体如下表。
 
 
四、促进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的举措
 
1.定期对NICU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的规范培训。
 
2.将母乳喂养作为高危妊娠分娩前会诊的常规宣教。
 
3.制定母乳喂养书面宣教资料。
 
4.产科、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共同协助母亲在产后0.51.0 h内开始乳汁的泵吸。
 
5.尽早实施母婴皮肤接触,住院期间提倡袋鼠式护理模式。
 
6.出院前需正确指导母亲对早产儿的直接哺乳,如何正确评估母乳摄入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推行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13-16.
 
2.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等,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782-787.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