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凌乱了】这么近,那么远——定制服务的连锁诊所机会

8/20/2018

751

8/20/2018 12:00:00 AM

摘要:
    在中国当下的医改环境下,基础医疗正日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重视,定制服务在其上是否有机会?

    【LIFE健康】近日,美国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成为两则新闻的主角。一是不少财经媒体都报道,Illumina公司在2014年第四季度收入达5.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自2012年初以来,这家公司的股票涨了六倍。另一则新闻是Illumina与美国国防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开合作,探索根据DNA制定个性化定制医疗方案。
    Iluumina在健康领域的受追捧程度与当年的特斯拉何其相似!
    美国基础医疗正在进入大变局的时代,其中最为抢眼的是定制服务的推出。在中国当下的医改语境下,基础医疗正日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重视,定制服务在其上是否有机会?
    要想在中国推出定制服务,得先理解中国市场的环境。首先,个人在中国很少有愿意为没有发生的疾病去付费,这也是为什么除了强制的医保以外,商业健康险始终无法有大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像美国那样向个人预先收取保费或服务费的可能性比较低。其次,中国医院的门诊费用长期被压低,要想通过向个人收取高额诊疗费用的方法来发展只能走高端路线,这将大大局限自身的规模。最后,病人对基础医疗根本就没有信任,如何重建信任来吸引用户是最大的难题。而要吸引用户回流除了政策的支持,医疗人才的匮乏更是普遍的问题,基层什么都缺,医生对之实在没有兴趣。
    因此,通过向个人预收费的模式在中国当下还很难展开,吸引医生和重建用户对基层医疗的信任依然是最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医疗的定制服务在中国没有出路,未来的方向可能还是走为企业服务的模式。
    目前,中国中型以上的公司一般都会为员工购买两项医疗福利,体检和补充医保,这两项服务的总金额一般在1000元左右。基础医疗是完全可以承载体检的功能,而补充医保则主要报销药品和检查费用,对于关键但低廉的门诊费用则不予报销。但是,随着医药分开的推行,门诊费用的升高是必然的,未来用户对门诊费用的报销需求会上升。如果把这两项服务用来购买定制型门诊服务,则不仅真正为员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这笔定制费用主要覆盖员工看病门诊的自付部分和一部分药品费用。通过定制,连锁诊所不仅能获得快速发展,也能提前锁定收益。而且,医疗机构通过审核获取医保定点资格后,定制诊所将得到较好的收益提升。

    连锁诊所可以单独为大型企业定制也可以为几个小型企业联合定制,可根据一个医生一年服务500~600位病人来测算。企业定制诊所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体检和诊疗,还可以通过数字医疗的方式为员工提供较为全面的健康跟踪,这将大大提高员工的健康状况,最终真正降低企业的整体支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动的每年支付固定费用。因此,购买了这类定制服务也将促进企业去控制员工的健康状况,这也将真正推动作为控费工具的移动医疗发展。
    不过连锁诊所的定制服务在中国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首先,如何定位?在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如何给诊疗费用定价并确定自付部分将决定着这类诊所的可持续性。如果定价太高,则自付部分也将相应增高,恐怕没有企业愿意使用这类服务。如果使用公立医院的定价,则又无法满足连锁诊所自身的发展,势必需要通过药品来获取收益,反倒不利于企业去控制医疗费用。在未来医药分开向基层推广后,定制诊所也无法再依靠药品来盈利。所以制定一个较为中端的价格将较为合适,这点或可以参考港大深圳医院的定价。
    其次,如何吸引真正有能力的医生加入是很大的难题。在医生质量还不能有很大保证的前提下开设定制诊所难度比较大。前期可能需要一些名医来多点执业,但这毕竟不能解决根本,核心还是要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因此,制定良好的流程管理管理标准和诊疗标准就极为关键,在这点上,外资占有很大的优势。当然,通过高薪和良好的职业上升空间可以吸引到一些较好的医生。如果能吸引到几个优秀的医生再加上对一些资质较浅的医生进行严格的培训,配以完善的标准,定制诊所的技术能力还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最后,如何控费?定制诊所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就诊,一旦企业向员工提供这类服务,保不齐一些员工就会滥用,使其变成了类似社区医院的开药门诊。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但并不是全无办法。标准的诊疗规范可以有效监测医疗手段的滥用,加强移动医疗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如果能有相应的PBM服务则更为理想。
    总之,连锁诊所的定制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容易,但市场空间很大。而且,连锁诊所从定制起步较为有利,是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突破口。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