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一线声音:社区康复,快火起来吧

8/20/2018

546

8/20/2018 12:00:00 AM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老年、慢性疾病所致功能障碍患者增多,社区康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全国范围内也在积极探索社区康复的有效发展模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毋庸置疑,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需引起重视。本期,针对社区康复问题,让我们听听一线的声音和专家们的看法。
 
    技术没问题 关键是人手
 
    “还是有点疼!”隔着康复室的门,走廊上的人都能听到老付略显含糊的嘟囔。屋里,200多斤的偏瘫病人老付躺在康复床上呼哧带喘,身材瘦小的张士杰医生正在帮他进行肢体锻炼,张医生额头已经浸出细密的汗珠。这有趣的一幕是记者在济南市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称济南市安康医院)康复室见到的。
 
    “旺季,累得饭都吃不下
 
    安康医院的中医康复服务归中医科,中医科主任是社区康复技术指导小组成员。中医科就在康复科隔壁,刮痧、推拿、针灸和理疗等常用中医技术都能开展。中午时间,拥有4张中医按摩床的中医科显得有些空旷。50岁的侯老师是附近学校的老师,因为腰疼就利用午休时间过来做针灸理疗。“我连做了7天,腰已经不疼了。一个是有效,一个是方便,不耽误下午上班。”为侯老师做康复治疗的中医科主任张永富显然对中医康复工作有过深入思考,“中医康复工作非常灵活,病人可以自行过来,我们也可以带着器械到楼上病房,去病人床边服务。愿意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下一步如果扩大中医康复规模的话,我们的经验、技术都没问题,关键是医生人手要增加。
 
    来接受社区康复训练的病人其实有季节性,一次50分钟的训练做下来往往大汗淋漓,目前乍暖还寒,病人怕感冒,来的人并不多。“五一”以后就是旺季,我一天满负荷工作最多能做8个病人。累得饭都吃不下。”张医生说,康复科医生的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最需要的是政策”
 
    安康医院地处济南市东部,周围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学校和职工宿舍,服务半径内有20000多名职工和4500名居民,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有384名。社区康复服务是这里的特色服务之一。社区成立了由办事处牵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事处残联共同参加的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康复技术指导小组。甸柳社区的康复指导站就设在医院的康复科。这里的社区康复工作比较完备,所设立的康复训练小组,成员包括指导医生、病人亲友、社区康复服务员、康复指导员和志愿者,配有价值20多万元的蹬车器、步态训练器、平衡杠等,配置比较齐全。
 
    安康医院党委书记杨宏说:“发展社区康复工作最需要的是政策,有了政策保障,资金和人员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新医保办法的出台对于社区康复工作是重大利好。”她说的新医保办法指的是自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规定骨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等需要康复治疗的常见病,从“门规病种”变为“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了,使得更多病人愿意接受康复治疗。
 
    康复科医生张士杰送走最后一位病人,已经错过了午饭时间,他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对康复工作的热爱,让初始学历并不高的他非常注意业务学习。“希望有机会能到骨科康复技术最好的医院去学习。”张医生一边换下被汗水浸透的隔离衣,一边说。
 
    告诉患者康复站在哪里
 
    前几天下社区访视时遇到一位从三甲医院出院的居民,被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走路有些不稳,还有些流口水,建议其到社区康复站训练,但这位居民表示不知道康复站在哪里,且很不解地问“这个病还需要康复么”?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资源可以利用。重要的是,如何让老百姓知道这些公共资源的地理位置,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去管理并指导社区居民使用。而现在有些社区康复站活力不足,甚至出现了康复器械闲置的情况,要让社区康复站发挥积极作用,可以从知-信-行三个方面着手。
 
    知。很多社区居民并不知道社区康复站的存在,需要告诉他们社区有残疾人康复训练站,在患者出院时三甲医院应该告诉患者,出院后社区家庭医生以及患者所在居委会应及时让患者知道社区有康复站,让他们第一时间走进社区康复站。
 
    信。患者在知道社区康复站的同时,还需要从个人角度认识到自己的康复需求。康复的需求虽然取决于患者病情,但更多时候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这就需要大医院康复专家以及社区医院的康复医生及时传递给患者必备的康复理念和知识,让患者确信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预防一定的后遗症,激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信心,坚定患者完成康复训练的信念。
 
    行。不仅需要患者行动,坚持定期到社区康复站训练,而且需要社区康复站专业的康复医生能够和辖区的家庭医生团队一起协作,积极为患者制订个人康复训练计划。只有切实做到知信行,才能让社区康复站成为有用之地。(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戳痛点 唤醒社区康复
 
    是什么让社区康复“睡眼惺忪”
 
    供需矛盾突出。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疾病谱改变,老年残疾人数剧增已成为残疾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大和康复的刚性需求增加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康复实践表明,康复机构仅能为10%的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而社区康复则可为70%的残疾人提供全面康复服务。但相对应的是,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及床位、人员均未得到充分准备,社区康复服务的供需矛盾则更为突出,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社会康复服务需求。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有残疾人8296万,其中有60%以上需要康复;1.2亿老人,有50%需要康复。
 
    康复服务能力弱。一是康复专业人员短缺严重。现阶段不仅康复医师数量不足,且康复治疗师也仅有2万人左右。而按国际一般标准,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约为30万左右,缺口巨大。二是康复专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其专业人员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相对偏低,甚至有不少人员从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社区康复的专业人才则更少。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建筑用房等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缺少专业人员,也不具备承担康复服务的能力。
 
    三级康复网络不健全,双向转诊难落实。康复医学是针对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着眼于患者的整体康复,需要长期坚持和不间断的康复训练,因此除了在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康复机构的早期和恢复期康复治疗外,更需要患者出院后也能在社区和家庭得到延伸康复服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转送、指导、支持,就构成了完整、动态的三级康复服务网络。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康复科的力量不够强,专科康复机构数量少且不够普及,而社区康复的基础条件又较差,故不少地区很难将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与出院后的社区后续康复服务紧密衔接起来,实现良性互动,使双向转诊陷入了进口不畅、出口梗阻的尴尬局面。
 
    医保政策有缺陷,社区康复发展地区差异大。由于对社区康复重要性认识不足,医保政策对康复治疗既有病种的限制,也有康复治疗时间的限制。如脑卒中偏瘫等慢性病人,规定康复治疗时间为3个月,这显然是不够的。不少康复治疗项目尚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磁疗和一些运动疗法等。再加上各地区医保政策不统一,地区间差异较大,造成各地区相互攀比和存在不规范收费行为,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积极性,也扩大了地区间社区康复发展的差距。
 
    多管齐下激活社区康复
 
    加强康复宣传,倡导社会康复理念。康复治疗是一项相对花钱少、副作用小且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同。
 
    人才培养可尝试“短平快”。政府要十分重视对康复人才的培养,加大康复医学教育投入。尤其要重视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康复师资队伍和实习基地建设,并可采取定向委托招生的短平快培养方式,尽快缓解社区康复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在推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为适应社区康复医学发展,建议尽快修改培训教材,调整培养方案,增加康复医学培训内容和时间,强化全科医师社区康复意识,提高他们的社区康复专业技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人才在职轮训、考核和准入制度,不断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
 
    建立社区康复费用合理补偿机制。对于患者来说,无论是急性期的救治,还是恢复期的康复治疗,都应归于基本医疗服务范畴。因此在医改中,要充分关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入人群、老龄人群中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康复需求,逐步建立、完善包括康复治疗在内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尤其要坚持将社区康复服务纳入医保政策调整范围,积极探索社区康复费用的合理补偿机制。
 
    完善三级康复网络。针对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康复需求剧增的现状,政府要十分重视加大社区康复的财政投入、保证人员编制、康复设施等软硬件的改善,逐步满足老年、残疾人群等功能障碍者居家养老、社区康复的需求;鼓励多渠道兴办康复医疗机构,各地应根据实际,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兴办康复医疗机构,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康复服务领域;基础较差的地区则可从低水平做起,也可鼓励或引导一些业务量不足,整体技术力量不强的中小型部队、企事业医疗单位,有计划地整体转型为康复专科医院,进一步普及和完善三级康复网络。
 
    同时,可通过加强社区网络建设,利用信息平台等资源,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并规范专家在社区挂号、坐诊、指导、转诊流程,完善双向转诊、会诊等制度,将患者住院康复治疗与出院后社区后续康复服务紧密衔接起来,使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能够在社区比较经济、方便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