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第一,如何协同基层医疗发展学科内涵——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专题

7/4/2025

小全

8

7/4/2025 2:11:00 PM

在2025年4月的长三角运动医学联盟社区运动医学学术分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华英汇在演讲的开头便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思考。“在以健康为中心方针、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科技创新目标的新发展背景下,我们对医院的评估从关注资源型差异的‘三级十等’,迈向了关注功能型差异的三大中心。”

 

华主任强调,“大家本来就各有特色,没有谁比谁差的说法,有些事情社区能做,三甲反而做不了,就比如运动促进健康。大家需要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华英汇主任在长三角运动医学联盟社区分会发言】

 

体重管理与运动医学

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年的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的建立、大众体重管理意识与技能的提升。从实践角度思考,想要实现大众体重管理,绕不开“运动”这一关键词。

 

无论是“运动是良药”、还是“运动促进健康”,对于大众而言,运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更让大家深信不疑的是,运动可不只是肥胖的良药,慢病控制、疾病预防都与运动分不开干系,如何指导居民进行科学的运动,为居民运动保驾护航成为“减肥门诊”特色落地的关键。

 

【图自:新场社卫体重管理门诊】

 

而与运动这一要素最密切,对于运动研究最为深入的学科,毫无疑问是运动医学科。运动医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跨学科融合背景二级学科,其内涵围绕运动二字不断拓展,专注于运动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结合骨科、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重视“以人为中心”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作为运动医学科领域的佼佼者,是中国运动医学创始单位之一,国际运动医学中国“代表”。63年的发展历史,让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无论在医、教、研领域都走在了最前沿,在复旦大学医院专科排行榜“运动医学”领域,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二、上海第一。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均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作为华山院内的“独角兽学科”,年均门诊4万,手术量4000+,平均住院2.3日,床均绩效连续15年全院第一,团队仅有32人。并且由于服务群体年轻化的特点与各位医生、康复治疗师结合日常工作制作的科普作品,让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就如康复治疗师孙扬(微信视频号:孙板板)在白玉社卫给社区康复医生做集中带教时,分享培养自己客群的经验时说到的一句话:“学会利用科普让患者推荐患者。想做减肥,自己也要动起来。”

 

四大任务也是四大特色

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有四大核心医疗任务,分别是运动损伤诊疗、运动康复、运动保障以及运动促进健康,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在运动损伤防治、关节镜手术治疗方面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运动医学中心,在运动医学巨大肩袖修复难题、人工韧带手术关键技术等诸多技术居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运动医学科的运动康复亚专科为国内首家在关节镜手术科室内设立的运动康复机构,由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康复主任李云霞主持的华山运动医学的康复组,贯穿患者从受伤就医、术前术后康复,到最终重返运动的全过程,在“质量为本、功能为尺、运动为王、持续改进”理念指导下,为患者提供宣教、评估、治疗以及训练服务,小到社区常见的运动损伤康复,大到专业运动员的术后康复,在华山东院的430平米的运动康复中心随处可见。2023年12月上海市体育局与卫健委授予“上海市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创新中心”挂牌。

 

 

 

医体融合与重大赛事医疗保障

运动医学科创科之初就在陈世益主任带领下开展医体融合工作。陈世益教授领衔的多名华山运动医学专家自2000年以来即担任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首席医务官,为运动保驾护航。陈世益教授连续17年担任国际汽联F1大奖赛中国CMO,创立中国赛车医疗保障体系,制定国家赛事医疗标准,打造国际超一流运动医学团队和领袖品牌。

 

在F1国际大奖赛、奥运会预选赛、女足世锦赛、WEC国际汽车赛、世界田径大奖赛、世界花样滑冰、世界短道速滑、世界马术冠军赛、上海马拉松等等比赛中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团队均作为赛事保障团队,帮助众多运动员重返赛场,树立学科在体育界的影响和地位。

 

 

2024年3月日,打浦桥社卫医学健身日成立暨长三角运动医学联盟去筹仪式现场,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支持邀请奥运跳水冠军吴敏霞出席,吸引大批居民与媒体来到现场,为后续打浦桥社卫开展社区运动医学服务带来了极好的流量和同行影响力。

 

【图自:打浦桥社卫3·21活动现场】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