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于临床医学与全科医学的价值,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公认。在全科医学逐步深入社区,与家庭进行融合时,进一步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分析社区,有助于将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了解它的特征和它的构成要素——家庭的特性。【IPR Group】系统整理和回顾了社区心理学的定义、作用和具体实践,在为全科医生新增一个视角了解社区和心理学的同时,为后续深入介绍心理健康服务高阶技术作一定铺垫!
1.心理学
2.社区心理学
2.1社区心理学概念
2.2社区心理学的发展
2.3社区心理学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2.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
2.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2.4社区心理学研究目标
2.5社区心理学研究意义
3.社区卫生领域主要心理学问题
3.1社区卫生预防问题
3.2社区医疗服务中的心理学应用问题
3.2.1医患交流沟通质量的提升
3.2.2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3.2.3心理问题评估鉴别标准的掌握
3.2.4心理问题评估鉴别标准的应用、干预及转诊转介
3.3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工作
4.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1基本理论观点
4.2主要研究模式
4.2.1三级预防模式
4.2.2交互系统框架
4.2.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2.4社会支持研究模式
4.2.5生态系统分析模式
4.2.6赋权研究模式
5.社区心理学在初级卫生保健&全科医学中的应用
5.1社区心理疾病的预防
5.2社区卫生服务的系统推进
5.3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整合
5.4社区全科医生的成长
6.社区心理学研究现状/研究热点
6.1研究现状
6.2研究热点
7.推荐书目
8.参考文献
3.社区卫生领域主要心理学问题
3.1社区卫生预防问题
越来越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与转归、预后等,被人们认识到可与心理状态发生密切联系,比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偏头痛等等。因此,在社区疾病的预防中,如何对全体社区居民进行各种形式的知识普及、心理教育(第一级预防防护),如何对第二和第三级预防防护阶段的人群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性定向服务,成为亟待探索的主要课题。
未病先防——第一级预防防护措施,第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 是在易感受期,无病防病,包括非特异性预防和特异性预防,未病先防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因此,社区医务人员的防护对象也由病人扩大到了尚未生病的人群,这可以通过居民生活条件、饮食调养、体育保健等多方面对居民进行防护干预。
已病防变——第二级预防防护措施 当疾病已有先兆,或是已经发生,就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病后防复——第三级预防防护措施 在疾病康复的初期, 防止病情反复是此期防护工作的重点。
而在卫生预防中,还可与其他社区服务机构配合,对具体问题展开社区心理学视角研究(比如对弱势儿童的社会保护,与教育心理学结合,音乐绘画团体治疗等)。
举例:乳腺癌手术后的王女士
3.2社区医疗服务中的心理学应用问题
3.2.1医患交流沟通质量的提升
社区一线接触应对的个体各种各样,很多是“原生态”病人,需要社区医生进行“筛选”,这一环节,需要大量沟通交流。交流的前提,是理解病人,理解需求。到医院看病的人,除了看病、康复的需求,还有非常重要的——尊严的需求。这是我们临床人员有时会忽略的。
我们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特殊的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然而,五个需求层次,除生理需求主要靠物质满足外,随着层次的提高,更多的是靠心理、社会实现来满足。
除了以上共性部分之外,每个人的需求也有不同,且在生病、就医、住院后这种需求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或延续,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生活水平、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任何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阶段,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也是变化的,甚至一个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是变化的。例如危重昏迷和清醒的病人的需求、卧床的病人和大拇指截指病人的需求、深山农民和大学教授的需求都处在不同的层次。
举例:近年来的医患纠纷
3.2.2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社区医疗为居民和患者提供的是全方位服务,除了疾病预防、健康保障,还有检查、治疗、康复、护理、计划生育等,各个领域渐已形成应用心理学分支,比如健康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康复心理学等,将心理学理论与各种不同的医疗服务情境和需求进行整合。社区心理学在社区医疗卫生系统的应用,也应与以上成果整合,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2.3心理问题评估鉴别标准的掌握
社区全科医生面对因不同内科疾病前来就诊的病患,不仅要诊断其身体疾病,还要观察其叙述、表现,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医生了解精神心理方面的诊断标准,目前的国际性诊断手册是ICD10和DSM-5。
仅仅了解诊断标准还不够,还需要运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发挥医生的读人经验,初步评估病患是否可能存在从轻到重不等的心理疾病,除了给对方开内科药处方,还可以给予转健康保健或转诊、转介方面的建议。
因此,准确的评估鉴别是转诊转介的前提。
3.2.4心理问题评估鉴别标准的应用、干预及转诊转介
社区全科医生面临对个体最初的评估,是单纯的躯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躯体化?或是混合型的疾病?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评估的确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有必要提醒病人去看精神科,或进行心理咨询;如果只是伴随躯体疾病的偶发性心理问题,可以在进行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
比如疼痛,七八年前中国出现了“疼痛门诊”,这是身心融合得非常紧密的症状表现,需要医生很好地理解、诊断和转介。
举例:施行全胃切除术的王师傅的疼痛解决方案
举例:找不到头痛原因的退休工人
3.3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社区精神病学发展很快,并取得很大成效。最显著的效果是减少了病人住院,促进病人的康复。
英国是社区精神病学工作开展较早、较好的国家之一,很早就主张在社区照料精神病人。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其发展迅速。全国性的“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要求在全国建立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住院、门诊和预防工作,使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从隔离性精神病院转到社区中去,从而促进院外医疗服务工作的进展。1985年全美社区精神卫生中心达到750个,占全国1500个社区的一半。
在我国的香港,政府十分重视精神病的社区康复工作,此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康复机构参与解决,所需经费由政府、民间团体资助。精神病病人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社区精神科康复机构种类齐全:有中途宿舍、长期护理院、庇护工场、新生农场、辅助就业部、新康中心等机构,很多工作由向社会招募的“精神科医务社会工作者”负责。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市很多街道医院和办事处相继组建工疗站。“九五”期间,全北京共建有66所工疗站,进站康复人数461人。工疗站开展“治疗、工疗、娱疗、农疗、生活技能多种训练班”,为精残人提供了一种介于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康复模式。病人早来晚走,通过参与工疗、农疗、娱疗等康复、培训等方式帮助其重返社会。实践证明这是精神病人康复最有效最经济的做法。可惜到2004年,由于资金不足,这种工疗站大部分关闭了。
而社区综合干预是2004年国家“686”项目开展以来,重型精神病管理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托卫生服务网络,有效地整合了卫生力量在精神病社区康复中的作用。成立精神病社区康复服务站,实行开放式管理和康复护理。多年来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采用封闭式管理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缺乏精神关怀及生活质量的管理,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除关注临床治疗效果外,还关注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工作在帮助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出院后续治疗,增加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其早日回归社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系“IPR Group”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