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学:《医患交流手册(第五版)》:交流开始阶段需记住的一些事实1Day2

Tuesday, August 21, 2018

彼得·泰特

全科之窗|ABC平台编辑

1138

8/21/2018 10:17:00 PM

●  患者与你同样紧张、害怕。
●  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看法,往往比医生想得更严重。
●  疾病虽令人害怕,但了解正在发生的事能够帮助消除恐惧感,这对患者及医生都适用。
●  采集病史就是巧妙地把握患者所说的内容。
     本书是一本指导书,指导你如何与患者谈话,理解患者并与患者分担痛苦,而不是教你传统的采集病史的模式。但是,本书也许可以帮你和你的患者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个模式。
     作为一名医生,在第一次接触来医院或门诊部寻求帮助的患者时,的确有些底气不足。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因业务不熟练、出差错,以及被我们的上级医师严厉批评得紧张不安,最糟糕的莫过于像傻瓜一样无所适从。/也许最好的开局方法就是把自己想成是患者/,毕竟,这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曾经在某一时刻生过病,而且将来还会再生病。
     人们生病后往往会自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 “为什么现在发生?”“我该怎么办?”“我应该去看医生吗?”“严重吗?”“能治好吗?”回想一下你最近看过的那位患者,你认为他会有哪些问题。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位患者,你会问自己一些什么问题。
     让我们假定,你最近在外科门诊看过的患者是一位35岁的女性,患结节性甲状腺肿大,询问病史后,得知她已婚、未育。她在6个月前发现颈部肿大,于3个月前看过家庭医生,两个半月前再次看家庭医生时预约了这个门诊,并等到现在。家庭医生在转诊单上介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为正常临界值,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在你详细而系统地询问病史后,未发现与甲状腺有关的症状,但患者看上去有些焦虑。体格检查证实甲状腺中等肿大,伴多发小结节,除上肢轻微震颤、汗多 外,其他均正常。现在,撇开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不谈,你觉得她可能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现在,再进一步试想一下该患者可能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她心里一定非常害怕。对多数人来讲,医院是个可怕的地方,到处充斥着痛苦、装尸体的冷柜和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医院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包括你在内的医生,都会令她感到害怕。有很多理由使人认为医生是可怕的,这主要是因为医生与生或死的神秘性有关,医生往往被看成是能够掌握眼前和日后长期的,且未来占统治地位的、强有力的人物。她认为,许多医生讲话很少,讲的内容也生涩难懂。而且,医生通常不会告诉患者全部实情。
     其次,她非常关心自己。颈部凹凸不平的肿块,对她来说就是癌症,除非能证明它是别的疾病。因为她的姑妈死于食管癌,并且颈部也有多个肿块。她记得医生没告诉她的姑妈真实病情,而且治疗也是可怕的、无效的。她隐约听说过甲状腺,而且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是带有放射性的。这种疗法令她不安,因为她渴望要个孩子。她考虑到自己的年龄逐渐增大,害怕放射治疗的剂量可能会使她永远丧失生育的机会;也害怕手术,因为她从未住过医院,讨厌被照顾着睡觉的感觉,也不想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她从朋友、电视及日常经验中得知,手术会有意外,而且颈部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方。她的丈夫从因特网的3 个网站上下载了一大叠有关甲状腺的资料,里面的大部分信息她都看不懂,但忍不住去读那些更令人担心、恐惧的文字。她希望丈夫能够陪伴自己,却担心他不想谈 论她的颈部或住院的问题。她想知道自己现在是否变丑了、失去魅力了,但最卑微的愿望是不想死。
     以上这些描述仅仅是对这个患者的一些感觉的想象性猜测,但你觉得你掌握的病史揭示了上述多少内容?了解这些内容重要吗?
     你向上级主管医师汇报了该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的结果之后,她又问了你的患者(假设称她李太太)几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并且亲自检查了李太太的甲状腺。在 取得李太太同意后,当着李太太的面,上级主管医师与你讨论了有关病情。“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个较难的临床领域,没有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除非患者能够 接受美容手术治疗。有些医学中心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但仅有10%~20%的病例甲状腺恢复原状。患者真正担心的是癌症,对吗,李太太?”李太太有点 吃惊,点头同意。“癌症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国外对此类甲状腺肿大进行了15 年的随访研究,没有发现一例癌变。但是,如果提供足够多的甲状腺组织给病理学家,也许会发现某种癌症,所以这种甲状腺肿大似乎存在理论上的危险性。李太太 的问题是关于治疗的可能毒性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全科医师报告李太太的甲状腺功能试验处于正常临界高值,有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我们应该重新检测 李太太的甲状腺功能,如果数据仍然偏高,则实行放射性碘治疗;若放射治疗失败了,再进行手术治疗。”上级主管医师走出房间时微笑着对李太太说,“实习医生将向你详细解释这些,别担心,我们会好好照看你的。”

     你认为李太太会怎样做?她在回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她可能会对她丈夫说什么?她会回来做131I 治疗吗?你采集的病史有多大帮助?李太太的例子后面还会出现,所以请记住她。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彼得·泰特(Peter Tate)
译者:潘志刚 刘化驰
主审:杨秉辉        

彼得·泰特,1968年毕业于纽卡索大学。作为一名全科医 生,在阿宾顿工作了30年。1976年至2003年期间,他还担任全科医学的教师,其中有8年时间担任全科医师培训项目课程负责人,在医患交流方面有着丰 富的教学经验。自1981年起,他被任命为皇家全科医学院会员资格考试考官,并自1996年起负责就诊录像部分的考试。2006年3月退休后被委任为考官 小组召集人。他曾主编《医患交流》和《新交流》(均由牛津出版社出版)。

本文经译者许可后转载!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