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量表2: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

Monday, October 7, 2019

小全编辑

全科之窗|ABC平台编辑

2689

10/7/2019 12:00:00 AM

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程灶火 高北陵 编制 

儿童关注的焦点与成人不同,决定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的维度也有其特殊性。因此,问卷编制时应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维度,以期准确评价儿童的生活质量。程灶火等人按多维层阶理论模式,编制了一个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即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ofsubjectivelifequality,ISLQ),其理论建构为三水平八维度模式。

姓名:    性别:    年龄:    入组号:

这是一份调查生活质量的问卷,这张纸的背面有52个条目,这些条目描述了您平时的想法和感受。每个条目后面有四个数字,(1、2、3、4),这四个数字的意义是:

1=平时没有这种想法或感受;2=您有时没有这种想法或感受;3=经常有这种想法; 4=总是有这种想法。

请您仔细读每个条目,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地在每个条目后面相应的数字下划线。

1、要是不上学就好了(1、2、3、4) 

2、觉得自己能力不如别人(1、2、3、4)

3、喜欢学校里的生活(1、2、3、4)  

4、感到手脚麻木或刺痛(1、2、3、4)

5、我的朋友对我很友好(1、2、3、4)

6、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1、2、3、4)

7、课堂提问或考试时感到紧张(1、2、3、4)

8、喜欢四邻的环境(1、2、3、4)

9、我喜欢我自己(1、2、3、4)      

l0、我的朋友乐于帮助我(1、2、3、4) 

11、喜欢和父母一起消磨时间(1、2、3、4) 

12、做事犹豫不决(1、2、3、4)
13、喜欢我生活的地方(1、2、3、4) 

14、喜欢上学(1、2、3、4)

15、胃口不好(1、2、3、4)        

16、在学校里学到很多东西(1、2、3、4)

17、我家比多数家庭好(1、2、3、4)

18、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1、2、3、4)

19、我是一个好孩子(1、2、3、4) 

20、父母和我一起做有趣的事(1、2、3、4)

21、我家的房子很合宜(1、2、3、4)

22、不愿与人交往,对别人没有感情(1、2、3、4)

23、我会做很多事情(1、2、3、4) 

24、担心约会或上课会迟到(1、2、3、4)

25、大家认为我很有趣(1、2、3、4)

26、家里人在一起相处的很好(1、2、3、4)

27、比别人更容易紧张、着急(1、2、3、4)

28、在学校里感到不舒服(1、2、3、4)

29、喜欢我的邻居(1、2、3、4)

30、父母公平地对待我(1、2、3、4)

31、感到手脚发抖、出汗(1、2、3、4)

32、喜欢同家人一起呆在家里(1、2、3、4)

33、觉得生活没有意思(1、2、3、4)

34、学校里有许多事我不喜欢(1、2、3、4)

35、我有很多朋友(1、2、3、4)

36、容易感到心烦、害怕(1、2、3、4)
37、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1、2、3、4)

38、多数人都喜欢我(1、2、3、4)

39、我的朋友是好样的(1、2、3、4)

40、家里人在一起很谈得来(1、2、3、4)

41、对自己感到讨厌(1、2、3、4)

42、喜欢学校的一些活动(1、2、3、4)
43、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很多事要做(1、2、3、4)

44、我的朋友对我很关心(1、2、3、4)

45、觉得自己没有活力,没有吸引力(1、2、3、4)

46、我住的地方有很多有趣的事(1、2、3、4)

47、觉得呼吸困难或要晕倒(1、2、3、4)

48、与朋友在一起过得很愉快(1、2、3、4)

49、上学很有意思(1、2、3、4)

50、担心自己会说错话(1、2、3、4)

51、认为自己的长相不错(1、2、3、4)

52、在生人面前易脸红、心跳加快(1、2、3、4)  


各维度计分:

    家庭生活=

    同伴交往=

    学校生活=

    生活环境=

    自我认识=

    抑郁体验=

    焦虑体验=

    躯体情感=  

患者签名:

医师:                    护师:

 

【概述】

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生活质量定义,有人认为生活质量评定应包括2个方面:

主观生活满意度——对自身健康状态及生活环境满意程度的主观评价,客观生活质量——实际健康状态和物质生活水平。

虽然客观生活质量(如经济收入、居房条件、生活工作环境)影响个体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但不同人群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总是近似呈正态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特有的评价标准。

主观生活质量有以下3个特点:

主观性——生活质量评价完全依赖于个体独特的标准;

整体性——生活质量是一种综合评价,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

相对稳定性——生活质量不随时间的流逝或环境的自发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多数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只评价个体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或主观幸福感。众多研究表明主观生活质量包括2个主要成分: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本问卷的编制也拟包含这两个主要成分。目前,生活质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单维或单条目评定和多项或多维评定,其中以后者较常用,因为它既可以评定个体总体的满意程度,也可评价个体对某特定方面的满意程度,可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另外,儿童关注的焦点与成人不同,决定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的维度也有其特殊性。因此,问卷编制时应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维度,以期准确评价儿童的生活质量。程灶火等人按多维层阶理论模式,编制了一个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即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ofsubjectivelifequality,ISLQ),其理论建构为三水平八维度模式。 


【内容和常模样本】

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采用三水平八维度模式评价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共计52个条目,负性条目删除较多,各维度条目和正、负条目混合编排。

8个维度分别为躯体情感(5个条目)、焦虑体验(8个条目)、抑郁体验(7个条目)、家庭生活(7个条目)、同伴交往(6个条目)、学校生活(8个条目)、生活环境(5个条目)、自我认识(6个条目)。

8个维度组合成2个成分: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情感成分由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3个维度组成,认知成分由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和自我认识5个维度组成。2个成分得分最后合成总分,以评价总体的满意水平。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两所小学(城市、乡村各一所)3~6年级各选1个班(共8个班),每班约50人,另从其他班级抽取100人,计505人;初中、高中各年级选1个班,计初中生196人,高中生165人;共计866人(男生464人,女生402人)。

用编制的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做团体测试,对其中102人间隔2周重测。另外,在小学其他班级中选择学习障碍儿童94名,学习正常儿童55名,作为实证效度分析的样本,这部分儿童除做了生活质量评定外,还做了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查、学习动机评定和学习能力评定。


【测量学指标】

1.信度指标

8个维度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541-0.805,2个成分分及总分的重测相关分别为0.823,0.672和0.796。

全量表的a系数为0.884,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的a系数分别为0.797和0.886,8个维度的a系数在0.540-0.835。

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9,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00和0.911,8个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520-0.862。 

2-构想效度

5个认知维度与认知成分相关高,3个情感维度与情感成分的相关高才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在0.374-0.932;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的相关为0.228。 


【实施与解释】

1.实施方法

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系自评量表,一般情况下由被试自己填写,特殊情况下可由主试通过询问代为填写。

被试填写前必须认真阅读指导语,按指导语的要求,在每个条目后选择一个与自己情况最相符的数字,测试时间一般需要10~20分钟。

2-粗分计算

各维度的条目数不同,在问卷中是混合排列的,有些条目是正向计分,可以直接相加,有些条目是反向计分,先用5减去被试所圈的数值,再相加。

认知成分的粗分是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和自我认识5个维度粗分的总和,情感成分粗分是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3个维度粗分之和。

总粗分是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粗分之和。各维度的记分键如下(注:下述数字为问卷中条目的序号,*表示反向计分条目,不能直接相加,须反向转换后才能相加)

家庭生活= 11+17+20+26+30+32+40

同伴交往= 5+10+35+39+44+48

学校生活=1*+3+14+16+28*+34*+42+49

生活环境=8+13+21+29+46

自我认识=9+19+23+25+38+51

抑郁体验=2*+6*+22*+33*+37*+41*+45,

焦虑体验=7*+12*+24*+27*+36*+43*+50*+52*

躯体情感=4*+15*+18*+31*+47*

3.    常模标准

一般人们对生活质量表述的习惯为“十分满意”或“百分之百满意”等。

因此规定维度满意程度取值范围为0-10分,成分或总体满意度的取值范围为0-100分。

另外,因不同人群粗分的差异不大,故只制定一套常模,粗分均数常模如表6-6。

 表6-6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粗分均数常模

 

男(n=464)

女(n=402)

家庭生活

16.92±4.50

17.72±4.75*

同伴交往

17.56±4. 20

17.66±4.52**

学校生活

25.92±4. 35

27.00±4. 22

生活环境

13.90±3. 43

14.02±3. 76

自我认识

15.94±3.59

16.00±3. 82

躯体情绪

17.74±2.06

17.9±1.75

焦虑体验

25.53士3. 64

25.45±3.89

抑部体验

25.09士2. 65

25.42±2.36

认知成分

90.25±14.20

92.42±15.40*

情感成分

68.36±6. 63

68.76±6.40

总 分

158.61±16. 76

161.18±18.17*

(1)  各维度满意水平的计算:

将各维度的粗分转换成0-10分,称为满意度,因为一般人群的生活满意呈偏态分布,总体上偏满意人多,故在转换时将各维度的均数定为6,标椎差定1.5。

计算公式如下:维度满意度=6+1.5(X—M)/SD

式中M代表样本粗分均数,SD代表样本的标准差,X代表某个体实际所得的各维度的粗分。

(2)   认知、情感和总体满意度的计算:

基于同样原则,我们将成分或总体满意度均数定力60,标准差为15,将成分或总体粗分转换成标准分。

具体计算公式为:成分或总体满意度=60+15(X-M)/SD

式中M为样本均数,SD为样本标准差,X是个体所得的成分或总体粗分。

4.   分数的意义及解释

认知成分的5个维度,所得的标准分数越高,满意水平越高;情绪成分的3个维度,得分高者,生活的比较愉快,没有紧张的感觉,躯体症状较少。

这8个维度

得分在3分以上者占人群的95%,几乎没有人能达到十分满意的水平。

得分在5~7分,满意度在一般水平,

得分在3-4分不太满意,

低于3分为极不满意,

得分在7分以上为比较满意。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水平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满意水平越高。

0~29分为极不满意,30-49分为不太满意,50-70分为一般水平,71-90分为比较满意,>90分为极满意。

但情感成分的最高只能达86分,说明在情感方面几乎没有人能达到极满意的水平,虽然那样境界是每个人梦想达到,从而激发人们去追求、去努力。

(程灶火)

 

参考文献

[1]程灶火,高北陵,等.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1):11-16


以上内容来源《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是2010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晓阳。该书详细介绍了每个量表的功能和结构、实施、计分、结果分析和解释方法,并附有完整的条目。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