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后,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存在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the PTSD checklist,PCL)是Weathers等于1993年编制的自评量表,是国外众多用于评估PTSD工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自评工具,该量表按照DSM-Ⅳ所描述17个症状编制了17个与之对应条目。
(Weather编制,王孟成、戴晓阳修订)
指导语,当您经历或目睹了无法预测测的突发事件后,突发事件产生的痛苦情绪有时会在您的记忆中保留很长时间,并且每次回忆时都很痛苦。请您自己评估最近一段时间您的反应,包括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在是合适的分数上画“○”)。
1=没有什么反应2=轻度反应3=中度反应4=重度反应5=极重度反应
条目
|
评分
|
1.即使没有什么事情提醒您,也会想起这件令人痛苦的事,或在脑海里出现有关画面。
|
12 3 4 5
|
2.经常做有关此事的量梦。
|
12 3 4 5
|
3.突然感觉到痛苦的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了一样(好像再次经历过一次)。
|
12 3 4 5
|
4.想起此事,内心就非常痛苦。
|
12 3 4 5
|
5.想到这件事情,就出现身体反应,例如:手心出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口干、胃痉挛、肌肉紧张等。
|
12 3 4 5
|
6.努力地回避会使您想起此事的想法或感觉。
|
12 3 4 5
|
7.努力地回避会使您想起此事的活动、谈话、地点或人物。
|
12 3 4 5
|
8.忘记了此事件中的重要部分。
|
12 3 4 5
|
9.对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工作、业余爱好、运动或社交活动等,失去兴趣。
|
12 3 4 5
|
10.感觉和周围的人隔离开来了。
|
12 3 4 5
|
11.感觉情感变得麻木了(例如,感受不到亲切、爱恋、快乐等感觉,或哭不出来)。
|
12 3 4 5
|
12.对将来没有远大的设想(例如,对职业、婚姻或儿女没有期望,希望生命早日结束)。
|
12 3 4 5
|
13.难以入睡,或睡眠很浅。
|
12 3 4 5
|
14.容易被激怒或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
12 3 4 5
|
15.很难集中注意力。
|
12 3 4 5
|
16.变得很警觉或觉得没有安全感(例如,经常巡视你的周围,检查异常声音,检查门窗。
|
12 3 4 5
|
17,容易被突然的声音或动作吓得心惊肉跳。
|
12 3 4 5
|
【概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后,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被作为独立的诊断类别始于1980年出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该版共描述了12条PTSD症状,并分成3个症状群,随后的修订版DSM-Ⅲ-R(1987)将12条PTSD症状增加到17条。美国精神病学会最近的一次修订体现在DSM-Ⅳ(1994)中,这次修订并没有增减症状,只是将3个症状群的症状稍微进行了调整,最后形成了再体验(reexperiencing)5项症状、回避(a-voidance)7项症状和过度唤起或高警觉(hyperarousal)5项症状。根据DSM-IV的症状诊断标准,必须同时具有1项以上再体验症状、3项以上回避症状和2项以上过度唤起症状,才能做出PTSD的诊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the PTSD
checklist,PCL)是Weathers等于1993年编制的自评量表,是国外众多用于评估PTSD工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自评工具,该量表按照DSM-Ⅳ所描述17个症状编制了17个与之对应条目。
【内容及实施方法】
PCL的施测大概需要5~10分钟。作为辅助诊断的工具其总分仅能说明创伤事件对其影响的严重程度,能否做出PTSD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再作出判断。量表采用1-5五级记分,1=没有什么反应,2=轻度反应,3=中度反应,4=重度反应,5=极重度反应。根据DSM-W的规定在每个条目上的得分>3分时才能确定存在该项症状。
【测量学指标】
被试是来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区——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某初中的初中生,共发放问卷590份,回收581份,资料完整的560份。其中男生292人,女生268人;初一179人,初二203人,初三178人;年龄在12-17岁,平均年龄14岁。描述性结果见表3-8。
表3-8样本的PCL及因子上的得分
|
PCL总分
|
再体验
|
回避
|
过度唤起
|
全体
|
36.77±12.08
|
11.51±4.24
|
13.91士5.31
|
11.35±4.19
|
男生
|
37.03±12.01
|
11.38±4.27
|
13.96±5.19
|
11.70士4.25
|
女生
|
36.47±12.08
|
11.65±4.22
|
13.86士5.44
|
10.97±4.09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3-8结果显示,被试在PCL上的平均分为36.77,标准差为12.08,男女生在PCL和3个分测验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信度:
国外众多研究发现其具有优良的信度指标。根据DSM-Ⅳ的三因子结构,其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再体验0.734,回避0.789,过度唤起或高警觉0.722,全量表0.888.上述样本中的307人间隔2个月重测系数分别为再体验0.40(P<0.01),回避0.45(P<0.01),过度唤起或高警觉0.448(P<0.01),全量表0.535(P<0.01)。根据King等人提出了再体验、回避、高警觉和情感麻木四因子结构计算4个因子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它们分别为:再体验0.734,回避0.713,情感麻木0.756,警觉0.722,总量表0.888。间隔2个月重测系数分别为再体验0.40(P<0.01),回避0.341(P<0.01),情感麻木0.419(P<0.01),过度唤起或高警觉0.448(P<0.01),全量表0.535(P<O.01).
结构效度:
PTSD的因子结构一直是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由于PCL的17个条目对应着DSM-Ⅳ所描述的17个症状,所以对PTSD的因子结构的探讨就变成了对17个条目量表的探讨。PTSD的因子结构的研究者从实证角度出发得到了不同的结构模型,但是就目前积累的实证资料来看,King等人提出的再体验、回避、高警觉和情感麻木的一阶4因子相关模型,和Simms等(2002)提出的再体验、回避、过度警觉和烦躁不安4因子相关模型,得到最多的支持。
利用上述数据我们对文献中出现的7个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King和Simms的模型拟合数据最好,2个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分别为:
X*2=260.155,d/f=113,X*2/df=2.302,NFI=0.912,NNFI=0.937,CFI=0.948,GFI=0.949,
校正拟合优度指数(AGFI)=0.931,RMSEA=0.048,
期望交叉效度指数(ECVD)=0.609,
Alaike信息指数(AIC)=340.155,
X*2=268.297,113,X*2/df=2.374,NFI=0.909,NNFI=0.934,CFI=0.945,GFI=0.947,
AGFI=0.928,RMSEA=0.050,ECVI=0.623,AZC=348.297,校正Alaike信息指数(左AIC)=8.142.
仅从拟合指标上看King的模型比Simms的模型稍好,所以本研究的信度指标分别以DSM-Ⅳ的三因子结构和实证研究的四因子结构分别计算。
效标关联效度:
以自尊、SCL-90总分和SCL-90中的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作为效标来确定PCL及各因子的区分与聚合效度,相关矩阵见表3-9。
PCL总分和三个因子与自尊的相关系数在-0.192?-0.299,而与SCL-90总分和SCL-90中的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63?0.775,而且PCL总分和3个因子之间的相关要高于其与SCL-90总分和SCL-903个因子间的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了PCL具有较好的区分和聚合效度。
实证效度:
根据DSM-N的症状诊断标准,必须同时具有1项以上再体验症状、3项以上回避症状和2项以上过度唤起症状,才能作出PTSD的诊断。根据被试者在PCL中的自评结果,按照此诊断标准,将相应条目中得分3分及以上者归为PTSD筛查阳性组3=77,占14.6%),其余为筛查阴性组3=450)。两组被试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和差异比较结果呈现在表3-10.
表3-9PCL总分及各因子与校标测量间的相关矩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PCL总分
|
1
|
|
|
|
|
|
|
|
2.再体验
|
0.858
|
1
|
|
|
|
|
|
|
3.回避
|
0.694
|
0.572
|
1
|
|
|
|
|
|
4.过度唤起
|
0.870
|
0.630
|
0.500
|
1
|
|
|
|
|
5.自尊
|
-0.292
|
-0.192
|
-0.299
|
-0.269
|
1
|
|
|
|
6.焦虑
|
0.705
|
0.609
|
0.621
|
0.635
|
-0.280
|
1
|
|
|
7.抑郁
|
0.697
|
0.563
|
0.653
|
0.616
|
-0.377
|
0.777
|
1
|
|
8.精神病性
|
0.725
|
0.613
|
0.662
|
0.635
|
-0.298
|
0.794
|
0.721
|
1
|
9.SCL-90总分
|
0.775
|
0.643
|
0.705
|
0.696
|
-0.302
|
0.886
|
0.914
|
0.882
|
注,所有的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表3-10 PTSD 筛查阳性组和PTSD筛查阴性组在SCL-90上的得分比较
|
躯体化
|
强迫症状
|
人际
|
抑郁
|
焦虑
|
敌对
|
恐怖
|
偏执
|
精神病性
|
SCL-90总分
|
阳性组
|
2.48±0.69
|
2.73±0.63
|
2.54土0.62
|
2.63±0.73
|
2.60±0.68
|
2.86±0.74
|
2.46±0.70
|
2.54±0.67
|
2.51±0.61
|
161.10±43.65
|
阴性组
|
1.69±0.53
|
2.02±0.61
|
1.88±0.64
|
1.77±0.56
|
1.80±0.60
|
1.86±0.64
|
1.72±0.59
|
1.76±0.61
|
1.69±0.52
|
231.71±48.91
|
t
|
9.90**
|
9.17**
|
8.55**
|
11.74**
|
10.57**
|
9.90”
|
8.83**
|
10.24**
|
12.51**
|
12.88**
|
注:**,P<0.01;同时完成PCL和SCL-90的,一共527人
由表3-10不难看出,筛查阳性组和筛查阴性组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这也说明以PCL用于经历了重大灾难性事件青少年人群的PTSD筛查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
诊断效能:国外有几项研究报道了PCL的诊断效能。当划界分确定为50分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2和0.83(Weathersetal,1993),44分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4和0.86,总的诊断效能为90%(Blanchardetal,1996)。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DSM-Ⅳ三因子结构的计分方法
再体验因子:前5个题目。
回避因子:第6题至第12题。
高警觉因子:第13题至第17题。
总分:17个条目相加,得分越高说明创伤事件对其影响越重。
(二)King等人四因子结构的计分方法
再体验因子:前5个题目。回避因子:第6题,第7题。
高警觉因子:第8题至第12题。情感麻木因子:第13题至第17题。
总分:17个条目相加,得分越高说明创伤事件对其影响越重。
(王孟成)
参考文献
[1]王孟成,戴晓阳,万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子结构;对地震灾区青少年PCL数据的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
[2]WeathersFW,LitzBTHermanDS,etal.ThePTSDChecklistReliability,validity,anddi-agnosticutility.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aumaticStressStudies,SanAntonio,TX,1993
[3]王孟成,戴晓阳.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在地震灾区青少年中的信效度.发表中
以上内容来源《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是2010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晓阳。该书详细介绍了每个量表的功能和结构、实施、计分、结果分析和解释方法,并附有完整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