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方法学研究是社会学科对某一特定或目标人群的研究,由研究者兴趣所决定的、对某一群特定的普通人群开展的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社会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外部政治文化环境的演进,人们开始对两个群体感兴趣,一个是名人、英雄,另一个则是草根百姓或者具有某种特征的一般社会群体。这个时期的社会学学科开始走向大众、走向民间,开始取样于日常生活和一般群体,开始对一般、日常的生活却是构成每个个体人生的现象,进行观察、解释、并将已明确的规律用于社会一般人群。
2、背景知识
1) 基本概念
(1) 常人与常人方法学
“常人”(英文“ethno”)指“普通人”,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也译作“常人方法论”、“民族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理论。
(2) 反身性
“反身性”(英文“reflexivity”)一词是社会学中使用频率高、内涵和用法最为驳杂的一个术语。但作为常人方法学中描述互动特征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反映的是一种行动与说明之间、说明与场景之间的辩证关系。
(3) 索引性
“索引性”(英文“Indexicality”)在常人方法学中被用来表示“互动各方收发的姿态、暗示、言辞和其他信息在特定的情境中自有其意义”,所以,“当说一个表达有索引性时,就是说这一表达的意义是与某一特定的背景相联系的”。
“索引性”或“索引性表达”在常人方法学理论中几乎处于核心地位,大量出现于常人方法学文献。
2) 理论基础
常人方法论是当今社会学界最年轻的理论流派之一,在对主流传统社会学彻底反思和批判的背景下产生,以下就该学派的理论基础及各代表人物对该学派的理论贡献进行系统介绍。
(1) 常人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①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是对常人方法论影响最大的传统理论,为常人方法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德国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首先使用现象学这个名词,他认为我们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自这些感官感觉的“现象”,之外都是推测,并认为人们不应实施推测。胡塞尔对“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进行区分,形成了常人方法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常识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区分的基础;
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发展了胡塞尔的理论,引入和借鉴了韦伯的“主观理解”和米德的“角色互换”的概念关注这个世界对普通人的意义,以及普通人如何建构这种意义,试图从经验上对其进行论证。
② 符号互动论
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 Blumer,1900-1987)的互动论强调互动的结构化而又流动的本质,关注“意义和界定是如何被互动的行动者在情境中创造出来的”。
对常人方法论影响甚深的另一位符号互动论者是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作为诸多常人方法论学家如萨克斯(Harvey. Sacks,1935-1975)等人的导师,戈夫曼“拟剧分析”对日常“接触”和“互动仪式”的研究,与常人方法论多有相似之处。
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论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符号互动论预设了外部秩序的存在,具有结构主义色彩;而常人方法论认为,规范、角色、价值、信念等因素不可能离开经验世界的活动而抽象地存在,是在互动中建构出来的一种“外在”事实世界。
③ 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日常语言哲学是从互动这个语言层面提供研究思路,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就是其中代表性学者,其提出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两个概念对常人方法论影响深远,他还指出:语言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组成的异质类聚物,它必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实践、一种人类生活现象或者说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游戏”的思想,使当代语言研究从语言内部转移到语言外部,促进了常人方法论重要分支“谈话分析”的产生。
④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帕森斯认为,稳定的社会秩序依赖着行动者在行动时遵守规范或规则,而常人方法论认为稳定的社会秩序(或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帕森斯认为,规范或规则是社会独立于个人预先决定的,而常人方法论者指出,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称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帕森斯指出,对于维持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关键是行动者的意识中被内化的道德规范,而常人方法论者认为,如果说确实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那也是认知性而非规范性。
常人方法论与帕森斯理论的关联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帕森斯和加芬克尔师生关系的基础上。
(2) “常人方法论之父”加芬克尔的开创性
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17-2011)是公认的常人方法论领袖,其灵感源于对陪审团的研究,由此,加芬克尔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传统社会学的长期忽视的社会现象领域,开启了对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互动方法的探讨。
加芬克尔强调,语言是使现实建构得以完成的媒介,而用言语向他人表达,是使世界得以建构的首要方法;同时,他高度重视索引性,首次强调了人际暗示的索引性以及人们搜寻所能用以创造现实感的行为。
(3) 萨克斯的谈话分析
“谈话分析”是常人方法论中重要分支,萨克斯对谈话分析的研究起源于其对大量打给自杀预防中心的电话记录的分析和思考。他指出,谈话行为与谈话形式之间具有复杂关系,互动谈话具有高度秩序化的特点,其产出遵循一定的方法。
谈话分析将常人方法论的理论贯彻到对日常语言的分析之中,力图揭示自然发生的互动谈话的序列、方法和基本结构,及其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共建关系,从而说明日常实践的目的性和可理解性。
(4) 阿隆·西库雷尔的认知路线
阿隆·西库雷尔指出,数学的运用并不能解决与语言相关的难题,因为数学语言并不必然地与其所描述的现象一一对应。同时,西库雷尔对加芬克尔关于互动和言辞表达是同一过程的断言提出质疑,他指出,在场景中,人们运用多重形式进行交流,言辞只是粗略且不充分的表达了互动中实际交往的内容。西库雷尔的常人方法论分支又被称为认知社会学。
(5) 齐默尔曼等人的情境路线
其观点主要有:在所有的互动情境中,人们努力建构与互动情境相关的特征一致的表象;这些环境特征包括态度、意见、信念和其他一些关于他们互动所在的社会环境的本质的认知;在每一个互动情境中,建构场合躯壳的规则可能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这就要求各个情境中的个体运用人际方法寻求对潜在规则的赞同,寻求场合躯壳的配置;通过构成、验证和变革建构场合躯壳的规则,情境中的成员彼此之间可以提供一种有序的、联系紧密的世界表象,从而迫使对方也产生类似的感知和行为。
常人方法论者对当时所有主流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批判,显得有些离群索居,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常人方法论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谈话分析和工作研究逐渐代替常人方法学早期对基本行动理论和秩序问题的关注,成为常人方法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