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需控制好危险因素

10/25/2018

新华网

新华网

813

10/25/2018 12:00:00 AM

侯丕华

北京中研医院管理中心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500名名老中医梁贻俊教授的师承弟子,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十几年,专注于老年病的临床医疗和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高血脂症等心脑血管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被称为“第一杀手”。在美国,冠心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在我国,冠心病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近年该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如今秋冬季到来,冠心病也进入高发期,尤其需要加强防范。北京中研医院管理中心东城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专家侯丕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广大患有冠心病或相关疾病的中老年人,她建议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严格控制好危险致病因素;并进行定期体检,在生活中也需要注意监测血压,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冠心病包括五大类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据侯丕华主任医师介绍,冠心病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1心绞痛型。

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根据发作的规律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  

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心绞痛,伴有明显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还有部分病人可放射至左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伴随症状可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常达数小时。心肌梗塞的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一致,但持续时间更长、疼痛程度更重,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出现此种情况必须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心绞痛等临床症状,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有感到心绞痛,只是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和有心绞痛的患者一样,所以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去医院就诊,合理治疗。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之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发作逐渐减少、消失,却出现了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短、憋气、水肿、乏力、夜间不能平卧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心慌。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过心绞痛发作,而直接发展或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     

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多由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侯丕华主任透露,基于冠心病的病程特点,其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如降压、降糖、降脂达标;抗血小板,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扩张冠状动脉,如硝酸酯类等;二、手术治疗:如冠脉支架、冠脉搭桥术;三、戒烟、限酒、运动、合理饮食、情绪乐观等也同样重要。通过上述疗法综合干预,即可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关于冠心病的防治,侯丕华主任强调,中医中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疾病早期,中药活血化瘀可以预防疾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中药益气活血、通经活络可以配合西药发挥更好的控制疾病作用并减少西药副作用;针对一些西医难以控制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冠脉术后的一些残余和微小病变无法通过西药和手术处理的难症,中药“益气破血、搜经剔络”等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心功能,使患者长久受益。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