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凌乱了】医生首度回应论文被撤 热议改革评价制度

8/20/2018

894

8/20/2018 12:00:00 AM

摘要:
一位涉事的医生回应了财新传媒,解释了发文的经过,也对中国的医生评价制度表达了困惑。
    中国多家医院医生的论文被英国出版商撤销一事在中国医疗界引发的震动仍未平息。一位涉事的医生回应了财新传媒,解释了发文的经过,也对中国的医生评价制度表达了困惑。
    据《华盛顿邮报》3月27日消息,英国一家大型医疗科学学术文献出版商BioMed Central因同行评审涉嫌造假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作者,BioMed Central披露了其中38篇文章的来源。
    BioMed Central总部设于英国,共发行277种同行评议期刊。在撤回稿件时,该集团强调是因为“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当影响和危害”。
    此次41篇被撤的中国文章均含有高技术含量标题,涉及38家中国知名医院。名单包括:北京安贞医院、上海胸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解放军452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空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湘雅二医院等。
    不乏观点认为此事揭示了中国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财新记者联系了十多位有关作者,但仅有一位作出了回复。发表于Cardiothoracic Surgery一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杨建敏向财新记者讲述论文发表和撤回的经过,他表示“非常震惊,一切来得突如其来”,且作者完全被“第三方”蒙在鼓里。他认为杂志方面也应负有一定的把关责任。财新记者联系了BioMed Central方面,但至发稿时仍未获回复。
    杨建敏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自2013年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在职博士生学习,师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吕树铮。吕树铮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惹麻烦的“第三方”BioMed Central集团研究诚信部副总编Jigisha Patel对媒体介绍,同行评审的造假行为多种多样,包括笔者自己建议一个会提供正面评价的熟人,或组建同行评审圈互相点赞。更有甚者会伪造一个人进行同行评审。Patel发现,在一些有问题的文章中,作者间似乎没有明显联系,但他们建议的审稿人却类似。Patel说,“这表明可能存在第三方在提供欺诈行为。”
    BioMed Central资深编辑Elizabeth Moylan对媒体表示,一项去年开始的调查显示,有人通过建议“伪造”审稿人欺骗杂志编辑。在她看来,这些操作貌似是通过一些提供语言润色服务的机构来进行。
    Moylan介绍,目前还不清楚涉事论文作者是否知道这些机构提供伪造审稿人。真正令BioMed Central起疑心的是,他们发现一些参与同行评审的科学家的电子邮件地址格式“非常奇怪”。更加奇怪的是,在专业化高度细分的研究领域,同一专家竟然能跨专业评审其他领域深度问题。最终他们找到一些科学家,发现有人顶替了他们的名字。
    Patel对于第三方的服务内容有所了解。她告诉《华盛顿邮报》,如果一些作者“太天真,希望论文发表,可能会被付费服务利用。”他们已经发现一种模式,即作者付费给第三方,第三方承诺润色手稿甚至保证发表。“一些机构还以作者身份写好稿件并提交伪造审稿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再顶替审稿人提供评论。”
    此次被召回论文涉及的中国医生可能也多是因为急于发表论文而联系了第三方。文章是如何发表的杨建敏介绍,早几年发表论文时,经常因为语言不地道的原因被退回。有这种苦恼的也并非他一人。故此,市场上存在着不少以“语言润色”为宣传招牌的“第三方”。他们会向医院和科室派发传单,推广业务。
    杨建敏告诉财新记者,2014年,一家公司来到他的单位进行推广宣传。杨建敏便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杨建敏称,在签订合同时,发现对方是以个人名义签约,合同上没有盖公章。合同上写明,第三方为杨建敏的论文提供文字润色及修改服务,提供按目标杂志格式编排好的最终稿,并承诺于一年内顺利发表SCI文章。
杨建敏为此支付了两万多元。他提到,对方承诺只是润色语言,不会更改内容,且不会有违规行为。
    在整个论文修改过程中,“我们与目标杂志的编辑没有沟通,一切都委托第三方执行。”杨建敏介绍,第三方以作者的名义创建了通讯邮箱,负责和目标杂志编辑的一切邮件往来。“他们这么做也是不希望我们反悔,怕他们得不到保障,怕我们绕过他们直接去和编辑联系。”
    至于同行评审究竟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杨建敏表示毫不知情。
    因“未能找到合同”,杨建敏没有向财新记者提供合同资料。财新记者未能和此事第三方取得联系。
    谈到临床医生发文章的压力,杨建敏颇感无奈,“本来手术就忙得要死”,哪里还有时间去搞科研呢?“所以很多文章质量都不高啊。”可是如果不发表文章,又无法顺利评职称升级。医生呼吁改革评价制度在杨建敏看来,出事责任在于期刊杂志的运作和管理出了问题。他说:“挑选同行审核人的责任和把关应该在杂志。”他也希望杂志披露具体的同行审核信息。
    “我们是被卷进去的。现在工作都乱掉了。如果早知道这样,大不了博士不读了,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声誉造成影响。”杨建敏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财新记者,这背后反映出的还是医生评级系统的弊病。“做手术已经很累了,医生哪里有时间去做科研去写文章?”但是,“想要多挣点钱就得升级,想升级就得写文章,给一些违规行为留下不少可乘之机。”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医生李建军曾在美国通过住院医考试并获得行医许可。他介绍,美国的医生分为两个体系,学院派的主要搞研究发文章,更多的医生在拿到执照后,只要确保有继续教育的学分,则不必写文章。在他看来,中国现行的医生评级制度是有问题的,“哪怕一个小镇上的医生要晋级也要写文章”。他认为,衡量一个临床医生的标准还应该是业务能力,而非学术发表。
    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Lincoln毕业后回到中国一所知名高校任教。在他看来,特别要搞清楚“什么在逼着医生去找第三方甚至有的人论文造假?”他告诉财新记者,对医生和大学教师的评价权,应该交还给医院和学校,而且评价领域要细分并考虑市场需求。“不应由教育部或者卫生部制定评价标准。”
    中国科学院海容博士告诉财新记者,同行评议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同行专家评审,论文才能发表,而其诚信问题虽然无法百分百确保,却也一直被科学家高度尊重。然而近年来,同行评审系统屡暴诚信危机。据“撤稿观察”博客两位编辑统计,在过去几年,BioMed Central因为伪造同行评审问题,共撤消论文170次。
    声学领域杂志《振动与控制期刊》在去年一次性撤回60篇论文,其中多数同行评审人来自台湾,有不少人使用了假名。
    由9000多位期刊编辑联合组织的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近日发表一份声明,表示“已经意识到系统性且不适当的企图操纵不同的出版商刊物进行的同行评审过程”。这些期刊正重新审核手稿,以确定有多少论文可能需要撤回。
    Patel说,她不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涉及到如何判断科学家的诚信问题。她同时表示:“我们也发表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强大的研究成果。”
被撤中国文章涉及的中国医院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
3、成都军区总医院
4、中国人民解放军452医院
5、安徽省立医院
6、同济医学院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7、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8、嘉定区中心医院
9、上海浦东医院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院
1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12、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东方医院
13、武汉中心医院
14、烟台毓璜顶医院
15、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上海交大附属第六医院
17、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8、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19、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20、沈阳第五医院
21、沈阳第九医院
2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
2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2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5、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6、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2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2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十医院
29、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30、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3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32、西安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3、空军总医院
3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35、济南军区总医院
36、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7、河南省人民医院
38、成都军区总医院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