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量表2:长处和困难问卷

Monday, September 30, 2019

小全编辑

全科之窗|ABC平台编辑

5394

9/30/2019 12:00:00 AM

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s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 R于1997年根据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IV(DSM-IV)和精神与行为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listofcausesofdeath10th,ICD-10)诊断标准专门设计和编制的,是一个简明的行为筛查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分家长、老师和学生自评3个版本,分别由家长、老师和学生评定。

长处和困难问卷(GoodmanR编制,杜亚松修订)

请根据你过去6个月内的经验与事实,回答以下问题。请从题目右边的3个选项广不符合”“有点符合”“完全符合”的空格中,勾选出你觉得合适的答案。请不要遗漏任何一题,即使你对某些题目并不是十分确定.

你的名字:           出生日期:            性别:男/女

 

项目

不符合

有点符合

完全符合

1

我尝试对别人友善,我关心别人的感受

0

1

2

2

我不能安定,不能长时间保持安静

0

1

2

3

我经常头痛、肚子痛或身体不舒服

0

1

2

4

我常与他人分享东西(食物、玩具、笔)

0

1

2

5

我觉得非常愤怒及常发脾气

0

1

2

6

我经常独处,我通常独自玩耍

0

1

2

7

我通常依照吩咐做事

2

1

0

8

我经常担忧,心事重重

0

1

2

9

如果有人受伤、难过或不适,我都乐意糟忙

0

1

2

10

我经常坐立不安或感到不耐烦

0

1

2

11

我有一个或几个好朋友

2

1

0

12

我经常与别人争执,我能使别人依我的想法行事

0

1

2

13

我经常不快乐、心情沉重或流泪

0

1

2

14

一般来说,其他与我年龄相近的人都喜欢我

2

1

0

15

我容易分心,我觉得难以集中精神

0

1

2

16

我在新的环境中会感到紧张,我很容易失去自信

0

1

2

17

我会友善地对待比我年少的孩子

0

1

2

18

我常被指责撤谎或不老实

0

1

2

19

其他小孩或青少年常作弄或欺负我

0

1

2

20

我常自愿帮助别人(父母、老师、同学)

0

1

2

21

我做事前会先想清楚

2

1

0

22

我会从家里、学校或别处拿取不属于我的东西

0

1

2

23

我与大人相处比与同辈相处融洽

0

1

2

24

我心中有许多恐惧,我很容易受惊吓

0

1

2

25

我总能把手头上的事情办妥,我的注意力良好

2

1

0

概括而言,你认为自己在以下这些方面是否有困难?情绪方面、注意力方面、行为方面还是和别人相处方面?

否是(有少许困难)   是(有困难) 是(有很大的困难)

如果你在上题的答案为“是”,请回答以下关于这些困难的题目。

这些困难出现了多久?少于1个月  1?5个月   6?11个月   1年以上

影响因子

 

没有

(0)

轻微或颇微

非常

(2)

这些困难是否困扰着你的孩子、学生或自己

 

 

 

这些困难是否在下列的

日常生活对你造成干扰?

家庭生活

 

 

 

与朋友的关系

 

 

 

上课学习

 

 

 

课外休闲活动

 

 

 

【内容及实施方法】

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老师版和学生自评版)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共25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0?2三级评分,即0分=不符合门分=有点符合;2分=完全符合,其中第7,11,14,21和25这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

另外还有1个附加影响因子,包括“困难对孩子的困扰”和“对孩子造成的社会功能缺陷”2个条目,也按0?2三级评分,0分=没有;1分=轻微或颇微;2分=非常,均为正向评分。

由家长和老师根据对4?16岁孩子平时的观察,对他(她)近半年的行为、情绪等方面进行评定。

学生版由11?16岁儿童自评。

【测量学指标】

1.  SDQ父母版

(1)  信度:

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949,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84;对45名儿童6周后进行重测,各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434?0.787。父母用版SDQ的条目与相应的因子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与相应的因子均呈正相关,除“偷东西”一项相关系数为0.3120外,其余各条目与其相应的因子的相关系数均在0.469以上,最高达0.769,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效度:

以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SDQ进行平行效度分析,在家长填写SDQ的同时也填写PSQ.对PSQ和SDQ的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除亲社会行为与PSQ各因子呈负相关外,其余各因子与PSQ各因子均呈正相关。实证效度是将常模样本与门诊的47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样本进行比较.ADHD组中SDQ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社会行为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组相应因子得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SDQ教师版

(1)   信度:

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Cronbachα系数为0.672,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Cronbacha系数为0.758,各条目与相应因子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718-0.800.提示教师用SDQ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6周后的重测信度,各因子(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0.495.0.640.0.580.0.500,0.520和0.485(P均<0.01).将SDQ教师用表的条目与相应的因子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与相应的因子均呈正相关,除“偷东西”一项相关系数为0.323外,其余各条目与其相应的因子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最高达0.910,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2)   效度:

平行效度是以Conners教师问卷(TRS)对SDQ进行平行效度分析,在老师填写SDQ的同时也填写TRS。对SDQ和TRS的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仅SDQ的社会行为因子与TRS的各因子呈负相关外,其他因子均呈正相关。实证效度是将常模样本与门诊的47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样本进行比较,ADHD组中SDQ的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社会行为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组相应因子得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SDQ学生版

(1)信度:

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581,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790,提示学生用SDQ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6周后的重测信度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719,各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483?0.743,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将学生用版SDQ的条目与相应的因子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与相应的因子均呈正相关,除“偷东西”一项相关系数为0.387外,其余各条目与其相应的因子的相关系数均在0.472以上,最高达0.738,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效度:

将常模样本与门诊的4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样本进行比较,ADHD组中SDQ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困难总分、影响因子和问卷总分得分均高于常模组相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证效度以DSM-IV诊断标准作效标,用常模的多动因子第92百分位作划界以区分正常、ADHD儿童,SDQ对ADHD儿童的诊断特异度92.6%,灵敏度52.2%,误诊率7.4%,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0.4%。

【结果分析及应用情况】

SDQ的5个因子得分反映了儿童是否存在情绪、品行、多动、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5个基本因子的划界分详见表2-10.

表2-10 SDQ不同版本的正常、边缘水平和异常的划界分

因子

正常

边缘水平

异常

情绪症状(3,8,13,16,24)

家长版

0?3

4

5?10

教师版

0?4

5

6?10

学生版

0?5

6

7?10

品行问题(5,7,12,18,22)

家长版

0?2

3

4?10

教师版

0?2

3

4?10

学生版

0?3

4

5?10

多动(2,10,15,21,25)

家长版

0?5

6

7?10

教婶版

0?5

6

7?10

学生版

0?5

6

7?10

同伴交往问题(6,11,14,19,23)

家长版

0?2

3

4?10

教师版

0?3

4

5?10

学生版

0?3

4?5

6?10

亲社会行为(1,4,9,17,20)

家长版

10~6

5

4?0

教师版

10~6

5

4?0

学生版

10~6

5

4~0

影响因子

家长版

0

1

2或以上

教师版

0

1

2或以上

学生版

0

1

2或以上

困难总分

教师版

0?13

14?16

17?40

学生版

0?11

12?15

16?40

学生版

0?15

16?19

20?40

困难总分为上述5个因子得分之和,综合反映儿童行为问题的总体情况。此外,根据量表附加的2个问题可以计算出影响因子得分,用于评估行为问题对儿童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功能的影响程度。

修订者根据上海常模制定了SDQ各版本总分及各因子正常、边缘水平和异常的划界分(表2-10)。

自SDQ修订并建立上海常模后,已经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方面得到了应用。我们还与英国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详见参考文献。

(杜亚松)

参考文献

[1]    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上海常模的信度和效度.上海精神医学,2005,17(1):25-28

[2]    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328-329

[3]    杜亚松,窸建华,王秀玲,等.长处和困难问卷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419-1421.

[4]    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上海常模的制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3-5

[5]    GoodmanR.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StrengthsandDifficultiesQuestionnaire.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1,40(11):1337-1345

[6]    YasongDu,JianhuaKou,DavidCoghill.The validity,reliability and normative scores of the parent,teacher and self reportversions of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in China.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2008,2-8.


以上内容来源《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是2010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晓阳。该书详细介绍了每个量表的功能和结构、实施、计分、结果分析和解释方法,并附有完整的条目。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