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学:医患交流手册(第五版)》:诊疗过程的前半阶段 Day17

Sunday, August 18, 2019

彼得·泰特

全科之窗|ABC平台编辑

290

8/18/2019 10:37:37 AM

医生应该先开始。医生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及其原因把想法如实地说出来,给患者几个选择,并询问患者的想法。强化他们好的想法,对坏的想法给予回应。尽量用问句表达陈述内容,如“你有没有想过摆脱镇静药?”


这个阶段同样不要忘记观察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就好像患者周围被模糊不清的水雾包绕着一样,他说的和他的非语言行为所提示的信息之间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

 

例如,“不,我不沮丧”。但患者坐在那里双肩沉重地下垂,一副伤心的表情透露出沮丧。或者“我会服这个药试试看”,但患者回避与医生的眼神接触,不自然地在椅子上扭动身体。医生要对这些线索有所反应,才会使诊疗过程更有效率。例如,“你说你不沮丧,但我感觉你好像有些沮丧,你确定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

 

医生必须试着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来。这意味着,可能会遇到患者不合理的争论和错误的信念,并且要强化患者那些对结果有帮助的信念。医生要促进患者的自主性,提高患者的自助意识。请记住,你比你自己认为的更强大,因此,你要很小心地使用自己的权力。

 

例如,你应该坐在桌子后面,还是桌子的一端?诊室里是否要充满吓人的医疗专业装饰,比如解剖图片。必须要准备好会有不确定情况的发生,因为无论对医生还是对患者而言,不确定的情况会随时可能发生,而且是非常普遍的一一就像是完美的苹果中发现一条虫子那样普遍。


可以使用技巧引导患者。一个引导患者的方法是预设技术。例如,“你认为立刻完全戒烟容易,还是逐步减量戒烟容易?”你还可以使用暗示技术。例如,“我记得另外一个患者做过你刚才想的方法,结果发现它很难行得通······”


学会适宜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你怎么说,而不是你说什么。不断地暂停并核实有关信息,了解患者是否正在倾听你诉说。语速很重要,要试着紧跟患者的讲话速度。眼神接触也很重要,要随时注意观察细微的线索。要用患者用过的语言作回应,如“你说你自己被搞得精疲力竭”。


当你的话患者不能理解时,要考虑重新组织你的陈述或问话。例如,一个3岁的男孩因为总是把保姆的脸抓破而被带来看病。如果对他简单地标上“寻求关注”的标签,这样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如果尝试从“需要关注”的角度看他会怎么样?


注意,上面提到的“常见”、“可能”以及“很少”是可以转的,百分比和其他数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例如,那些被告知药物辛伐他汀可以降低1/3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危险性的患者,会比那些被告知这个药物会降低12%~8%实际危险的患者更容易接受这个药物的治疗。

 

在传递这类信息时,要用你面前的患者能够具体理解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过于公式化的态度传达这类信息。目前市面上大量涌现关于临床决策的读物,其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加以区别。在这里要提到一个国际通用词汇“知情同意”。例如,“告诉李太太并让她同意接受治疗”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医生为中心的方式,与知情同意的真正精神相差甚远。知情同意是一个建立在互相理解基础上的双向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彼得·泰特(Peter Tate)
译者:潘志刚 刘化驰
主审:杨秉辉        

彼得·泰特,1968年毕业于纽卡索大学。作为一名全科医 生,在阿宾顿工作了30年。1976年至2003年期间,他还担任全科医学的教师,其中有8年时间担任全科医师培训项目课程负责人,在医患交流方面有着丰 富的教学经验。自1981年起,他被任命为皇家全科医学院会员资格考试考官,并自1996年起负责就诊录像部分的考试。2006年3月退休后被委任为考官 小组召集人。他曾主编《医患交流》和《新交流》(均由牛津出版社出版)。

本文经译者许可后转载!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