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学:《医患交流手册(第五版)》: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Day15

Sunday, August 18, 2019

彼得·泰特

全科之窗|ABC平台编辑

422

8/18/2019 10:35:00 AM

为了做好诊疗,医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情绪,所以,第一个策略就是调整好自己。医生对即将与患者相遇必须产生一定的热情和好奇心。

从一开始就要使你的患者放松,试着减轻他们的焦虑,并鼓励他们克服内心缺乏自信的心理。我们中有些人在这方面比别人做得好,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微笑,点头示意,握手,向候诊室内的个人问候,或者一些建立在前面问询基础上的轻松友好的玩笑,一个温暖友善的眼神接触。试着与你面前的这个活生生的人建立沟通。

医生的首要任务是寻求患者的想法,其次才是医生的想法或程序。当患者到达的时候,要用适宜的热情方式问候他们。尽可能少说或不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如果你说了什么,试着在患者疑问的表情和期待的气氛中询问:“现在怎么样?”

以鼓励你的患者作为开始——不要打断患者的叙述,但要点头、微笑,看起来有兴趣的样子,避免让患者停下来。当然,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多数医生在20秒内就作出了临床诊断。

在多数医院的门诊中,由于各专科医生看各自专科的门诊,所以,医生在患者进门之前就已经作出诊断了。当医生作出一个临床假设后,需验证它,并且随时准备放弃这个假设,然后必要时还要再作出另外一个假设。尽力作出几个可能的临床诊断假设,不要过快或者仅凭表面现象就作出判断。


对那些已持续很久、难以诊治的患者,要学会抛弃过去的记录资料,从头开始。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令你很惊奇,这可能是本章最为重要的策略。

提醒自己:是患者,只有患者才知道他们来就诊的原因。如果医生过早开始自己的诊断程序,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或者对预期治疗效果的担心。

更重要的是医生不会发现患者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尽早明确患者的想法,可以使医生通过协商来合理安排诊疗过程的时间,还可以就什么是现在要处理的、什么是下次就诊时要处理的事情达成一致。这是一个更加有效的诊疗策略。

这些方法还可以帮助医生熟记患者已经问过的同样问题:

患者为什么来就诊?

为什么是现在来?

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会发生?

他或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尽可能地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想想,这样医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与患者产生一种共鸣,而不是常常不被接受的怜悯。

医生要带着真诚的兴趣倾听,这需要发自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作秀。用各种方法积极鼓励患者开口谈论,包括点头示意、微笑、用明晰的词回应等。同时,通过语言还要表现出医生在倾听和注视,如说“今天你看起来起色不大好”、“那一定令人非常害怕”,或者“那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等等。这些方法套用教育学上的一个时髦词汇,叫做“主动倾听”

现在来说些难度大的技巧。假设医生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接下来需要积极探索患者的信念、想法、关心、期望和情感以及对患者的影响。试着让你的患者说出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这意味着你不仅要主动倾听,还要有兴趣并想要听。你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就要知道关心患者。如果患者体会到这一点,他们会反过来主动告诉你所关心的是什么。

医生必须练习学会真正的看和听,即观察你的患者并听他们说什么。医生要学会发现语言和非语言上的线索——叹息、耷拉的肩膀、快速躱闪的眼神,以及勉强的微笑等,这是达到共同理解的必经之路。

这些线索稍纵即逝,有时一旦错过,就可能再也发现不了患者的真正想法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注意他们在看哪里、身体的姿势怎样、肌肉是否绷紧、呼吸速度快慢等,他们看起来是焦急,还是悲伤,抑或是生气?看一下他们的穿着和一般表现怎样,是坐立不安?比较放松?还是精神恍惚?据此,你能够推断出什么结论?

仔细倾听会获得很多有用的线索。患者的讲话告诉你些什么?他们说了什么?什么是他们没说的?他们的讲话速度太快?高调?太慢?还是经过调整后的正常节律?当患者开口讲话时,他们的教育程度、阶层会立刻显现出来。

展示你擅长理解患者的观点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你获得患者的想法。有效的策略是在倾听时能记住几个患者的社会和医学线索,然后反馈给患者,以表示你真的有兴趣并且正在听他们诉说。例如,“当我前面问你是否有孩子的时候,我注意到你叹了口气,这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对吗?”或者“我知道你正在担心肿瘤,但是你说这是家族性的疾病,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肿瘤都一样,多数肿瘤不是遗传性的。有哪一种肿瘤是你特别担心的?”

医生要学会不断完善病史采集技术,要根据你面前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病史采集方法。不要问一连串的封闭式问题,要集中在与医生和患者有关的事情上。

当然,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而恰当的体格检查。这可能不是全身检査,但不要由于时间的关系而省去必要的检查。体格检査是了解患者病情的好机会,不仅能得知患者有肝肿大或者心跳不规律之类的体征,还能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对他病情的了解和关心,使患者能讲出内心深处的担心。你可能发现,在整个诊治过程中这个阶段是最有收获的。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彼得·泰特(Peter Tate)
译者:潘志刚 刘化驰
主审:杨秉辉        

彼得·泰特,1968年毕业于纽卡索大学。作为一名全科医 生,在阿宾顿工作了30年。1976年至2003年期间,他还担任全科医学的教师,其中有8年时间担任全科医师培训项目课程负责人,在医患交流方面有着丰 富的教学经验。自1981年起,他被任命为皇家全科医学院会员资格考试考官,并自1996年起负责就诊录像部分的考试。2006年3月退休后被委任为考官 小组召集人。他曾主编《医患交流》和《新交流》(均由牛津出版社出版)。

本文经译者许可后转载!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