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入门散打——通过教学大纲快速了解统计学框架(预防医学专业)

8/22/2018

小全编辑

全科之窗|ABC平台

1078

8/22/2018 12:00:00 AM

我们放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你通过老师教学大纲,快速对医学统计学有个框架性了解,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专业)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 Health Stat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编号:51101045 学时:100学时
主编姓名:凌 莉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职称:教授
主审姓名:方积乾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学生 专业:预防医学 年级:三年级
编写日期:2005年4月


一、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1. 课程目的
卫生统计学是数理统计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预防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将卫生统计学理论分为要求牢固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师生教与学。
2. 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牢固掌握
第一章 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量。
第二章 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 三类相对数(频率、强度和比)及常用指标、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动态数列常用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定基比、环比、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章 三个常用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概念;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与累计概率、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医学参考值的计算。
第五章 均数及频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标准误的计算;总体均数95%和99%置信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正态近似法计算总体概率的95%和99%置信区间及适用条件;标准差与均数标准误的区别。
第六章 正态分布资料的t 检验、二项分布资料的Z 检验以及Poisson分布资料的Z 检验的分析与计算过程,包括每种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类型;学会综合考虑研究目的、设计类型、变量类型、样本含量等要素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的技巧。
第七章 单个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完全随机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c2检验;多组频数分布的c2检验;以及配对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c2检验。
第八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几种常用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概念及意义,盲法的概念及意义。
第九章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变异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设计)。
第十章 对应于不同设计类型的秩和检验的实施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第十一章 散点图与线性关系; Pearson积差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的应用条件,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假设检验;两分类变量间的关联性的定量分析。
第十二章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与回归有关的基本概念;回归系数检验的意义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三章多重回归结果的解释;简单相关、部分相关与复相关;多重回归与相关的应用。
第十四章 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基本抽样方法的正确应用。
第十五章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时总体均数和概率的估计方法。
第十六章 标准化率计算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去死因寿命表编制方法与步骤。
第十七章 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的意义、计算及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人时发病率、发病概率和累计发病概率的意义、区别与估计方法。
第十八章 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资料的优势比的意义、计算和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
第十九章 logistic回归和条件logistic回归的概念;logistic回归系数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与相对危险度的关系。
第二十章 单因素生存曲线的Kaplan-Meier方法和中位生存期的计算;单因素生存曲线比较的log-rank检验及适用条件;Cox模型回归系数与RR的关系及模型适用条件。
2)要求一般掌握
第一章 统计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 利用统计图表描述定量资料的基本方法;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要求和规则;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的应用。
第四章 三个常用概率分布的特征。
第五章 抽样误差的概念;标准误的意义及其应用
第六章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功效的意义及计算;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七章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计算法和配对设计下多分类资料的McNemar检验。
第八章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对照的几种形式;假设检验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第九章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第十章 非参数统计的概念。
第十一章 对不同类型的变量,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第十二章 总体回归系数β的统计推断;残差与残差分析。
第十三章 多重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十四章 调查计划、整理计划的制定;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与组织实施。
第十五章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时样本量的估算方法。 
第十六章 标准化法的应用条件;寿命表中主要指标的意义。
第十七章 相对危险度的假设检验方法;M-H分层分析方法及其趋势检验方法;暴露人年的计算。
第十八章 成组设计资料优势比的假设检验方法;M-H分层分析方法及其趋势检验方法;1:1配对设计两分类变量优势比的假设检验方法。
第十九章 logistic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方法;条件logistic回归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适用条件;如何用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和筛选因素。
第二十章 中位生存期的概念、生存曲线的特点及解释。
3)要求一般了解
第一章 医学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第二章 通过电脑实验了解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通过电脑实验了解描述分布形态的偏度系数与峰度系数的计算和意义。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来源、各种人口学统计指标的应用。
第四章 质量控制的意义、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 通过电脑实验了解抽样分布及t分布的特征,了解查表法估计总体概率的置信区间。
第六章 通过电脑实验了解常用的正态性检验的方法;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c2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其分布的形状依赖于自由度ν的大小;用"需处理数"( NNT) 作为指标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了解似然比 c2统计量。
第八章 科研方法的分类;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
第九章 方差齐性检验和变量变换。
第十章 通过电脑实验了解不同设计类型的秩和检验和相应t检验的功效有何不同。
第十一章 利用散点图分析样本相关系数可能出现的各种假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第十二章 总体回归线的95%置信带与个体预测值Y的区间估计;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的基本步骤。
第十三章 多重共线性的概念及其对回归分析结果的影响;通径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其应用。
第十四章 调查研究的概念、分类;调查设计要点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非概率抽样和敏感问题调查法。
第十五章 一阶段整群抽样时连续型变量总体均数和连续型两变量比值的估计及其样本量的估算方法。
第十六章 横断面研究的概念;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寿命表的概念与分类;去死因寿命表的意义;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第十七章 队列研究的设计及需注意的问题;队列研究的样本含量估计。
第十八章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偏倚的种类与控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估计。
第十九章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结构;参数估计的基本思想;如何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预测。
第二十章 生存资料的特点和Cox模型的概念及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
第二节 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动
第三节 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第四节 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5学时)
第一节 频数与频数分布
第二节 定量变量的特征数
第三节 常用统计图表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4学时)
第一节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
第二节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第三节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四节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第五节 案例讨论
第四章 常用概率分布(5学时)
第一节 二项分布
第二节 Poisson分布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正态分布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第五章 参数估计基础(5学时)
第一节 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第二节 t分布
第三节 总体均数及总体概率的估计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第六章 假设检验基础(8学时)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第二节 t检验
第三节 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资料的Z检验
第四节 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
第五节 假设检验的功效
第六节 正态性检验
第七节 案例讨论
第七章 c2检验(5学时)
第一节 分布和拟合优度检验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c2检验
第三节 完全随机设计下多组频数分布的c2检验
第四节 配对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c2检验
第五节 c2检验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
第七节 案例讨论
第八章 实验设计(6学时)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
第四节 样本含量的估计
第五节 临床试验设计
第六节 案例讨论
第九章 方差分析(8学时)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二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四节 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五节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第六节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
第七节 案例讨论
第十章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5学时)
第一节 配对设计和单样本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第二节 完全随机化设计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第三节 完全随机化设计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第四节 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
第五节 多个样本间的多重比较
第六节 案例讨论
第十一章 两变量关联性分析(5学时)
第一节 线性相关
第二节 秩相关
第三节 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第十二章 简单回归分析(5学时)
第一节 简单线性回归
第二节 线性回归的应用
第三节 残差分析
第四节 非线性回归
第五节 案例讨论
第十三章 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5学时)
第一节 多重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第二节 多重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 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
第四节 自变量筛选
第五节 关于多重线性回归的应用
第六节 案例讨论
第十四章 调查设计(5学时)
第一节 调查研究概况
第二节 调查设计
第三节 常用的抽样方法
第四节 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
第五节 常用调查方法
第六节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质量控制
第七节 案例讨论
第十五章 总体特征抽样调查的设计与分析(5学时) 
第一节 单纯随机抽样
第二节 分层随机抽样
第三节 一阶段整群抽样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第十六章 横断面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5学时)
第一节 死亡率的标准化
第二节 现时寿命表
第三节 现时寿命表的进一步应用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第十七章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5学时)
第一节 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疾病发生指标的估计
第三节 暴露队列与非暴露队列的比较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十八章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分析(5学时)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成组设计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十九章 Logistic回归分析(4学时)
第一节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第三节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第四节 Logistic回归的应用
第五节 案例讨论
第二十章 生存分析(3学时)
第一节 生存资料的特点
第二节 生存率的估计
第三节 生存曲线的比较
第四节 Cox回归
第五节 案例讨论
三、使用说明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每一章内容中安排一次讨论和电脑实习。
四、主要参考书
1. 指定教材:方积乾 主编,《卫生统计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8月
2. 参考书:方积乾 主编,《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
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 (七年制)
一、教学目标
医学统计学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根据培养目标,医学统计学培养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熟悉医学科研设计 的主要原则,掌握整理、总结和分析资料的基本方法。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医学中常见的基本统计问题,该课程的目的是 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一)基础理论
着重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着重培养统计思维能力,对有关数理统计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用途和应用条件,不必深究其数学推导。要求了解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内在联系。 
1.掌握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同质和变异、总体和样本、假设检验、正常值范围、置信区间、抽样误差等),统计资料的基本类型,以及常用统计指标。
2.掌握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统计方法的意义、用途、适用条件、优缺点和结果解释。
3.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以及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4.了解常见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常用统计分布理论及应用,掌握用SPSS实现常用统计分析的计算与结果解释。
(二)技能培养
1.自学能力:理论课着重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
2.基本技能:掌握医学资料的正确整理方法,统计图表的绘制及注意事项,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选用原则和SPSS实现。
3.独立思考:通过实验课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4. 应用技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掌握计算分析的技能,写出全面的统计报告。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巩固,也强调结合医学背景材料,给出合理的结论。 
5.参与实践: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参加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了解医学统计在科研设计、资料收集、分析中的作用。
6.外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统计专业英文词汇。可以正确解释SPSS输出的英文结果,能熟练阅读并理解一般英文科研文章中的统计学问题。
(三)教材学时
1.教材: Jiqian Fang. Medical Statistics and Computer Experiments (Third Edition). World Scientific, 2004
仲来福主编《卫生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学时:教学共56学时,理论课32学时,实习课24学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章 医学统计基本内容
1.掌握 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同质和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误差与概率等。
2.掌握 统计资料的类型:数值变量资料、分类变量资料(含无序分类和有序分类);变量的转化。
3.熟悉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4.熟悉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基本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图表改错。
理论课课时:5
实习课课时:3
第二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掌握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①频数表与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及其意义;②平均水平指标(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与百分位数);③离散程度指标(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掌握 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①正态分布的基本特征;②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③参考值范围估计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
3.掌握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①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②t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和联系;③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估计;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步骤。
4.掌握 t检验与u检验的方法步骤及其类型:①样本与总体比较;②配对比较;③两样本比较;④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5.掌握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步骤:①基本思想;②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步骤;③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④多个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
6.掌握 在SPSS中实现t检验、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q检验。
理论课课时:9
实习课课时:9
第三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掌握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①常用相对数指标(率、构成比、相对比);②注意事项;③率的标准化法(意义、选择合适的标准等)。
2.掌握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①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估计;③总体率的u检验。
3.掌握 分类变量资料的c2检验方法:①基本思想;②四格表资料的c2检验(方法类型及其条件,了解连续性校正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的选用条件与结果解释);③配对四格表资料的c2检验;④行×列表资料的c2检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掌握 在SPSS中实现前述各种资料的c2检验。
理论课课时:5
实习课课时:3
第四章 秩和检验
熟悉 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概念,以及两者的适用范围和检验功效方面的区别。
1.掌握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步骤(Wilcoxon):①设计分组和观察值特点;②基本思想和步骤;③编秩方法;④统计描述指标(中位数或秩和T-,T+);⑤正态近似。
2.掌握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步骤(Wilcoxon):①设计分组方法;②基本步骤;③编秩方法;④统计描述指标(中位数或平均秩);⑤相同秩次的校正;⑥正态近似。
3.熟悉 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步骤(Kruskal-Wallis,即H 检验):①设计分组方法;②基本步骤;③编秩方法;④统计描述指标(中位数或平均秩);⑤相同秩次的校正(由于SPSS中给出的是校正结果,所以,在实习课应补充该知识点)。
4. 掌握 在SPSS中实现前述三种资料类型的秩和检验。
5. 熟悉 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步骤。 
理论课课时:4
实习课课时:3
第五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掌握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资料特点、拟解决的问题及结果解释(两个变量线性关系的两个方面)。
1.掌握 直线回归分析方法:①绘制散点图,了解两变量间是否有直线联系;②直线回归方程式及其计算,回归系数b和截距a的意义,以及最小二乘原则;③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④绘制回归直线图;⑤回归方程的应用(描述、预测和控制);⑥Ⅰ型回归、Ⅱ型回归对资料的要求。
2.掌握 直线相关分析方法:①绘制散点图,了解两变量间是否有直线联系;②直线相关系数r及其意义;③相关系数的计算;④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⑤积差相关计算对资料的要求。 
3.熟悉 等级相关分析方法:①等级相关的意义;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③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④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计算对资料的要求。
4.掌握 在SPSS中实现前述直线相关、直线回归和等级相关的有关计算。
理论课课时:4
实习课课时:3
第六章 医学科研设计
掌握 医学科研设计的重要意义。
1.掌握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对照原则,基本的对照类型;②均衡原则;③随机原则,两组随机分配方法;④重复原则,样本含量估计需要事先确定的参数;⑤了解 两个均数和两个率比较时,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
2.熟悉 实验设计基本知识:①实验设计的意义;②实验设计的特点与分类;③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④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完全随机、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交叉设计);⑤盲法设计的意义及其基本方法。
3.了解 调查设计基本知识:①调查设计的意义及应用;②调查设计的内容(调查表设计要点);③调查方法,随机抽样基本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理论课课时:6

实习课课时:3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