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创造“社区意识”

8/20/2018

692

8/20/2018 12:00:00 AM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大师Luhmann定义信任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而社会学家Barbara Misztal在她的书《现代社会中的信任: 社会秩序奠基的研究(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The Search for the Bases of Social Order)》中更进一步试图整合信任的所有概念。她指出在人的生活中,信任做了三件基本的事: 它使社会生活可预测,它创造了“小区意识”,它让人们更容易在一起工作。
    信任如何建立,如何实践,如何积累以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跨越亲人朋友的小圈子延伸到国家和跨文化的层面?信任在不同国家的公民社会又是如何体现?在不同国家生活、学习的成长过程,丰富了我的生命经验,身为外地人的我,对于不同文化的市民社会下的“信任”有着微妙的深刻感受和有趣观察。尽管各有差异,但是对于信任所展现的核心精神,其实是相当一致的。是什么呢?跟着我亲身经历的一些片段,或许能够归结出答案。这是一个从无到有、更迭起伏的过程,如同信任的生成、积累、消磨、扩散和延续的轨迹,无论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确信的是,这是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持续发生着,而这个延续性,搭建了一个滋养和练习 “信任” 的环境,使得信任的产生和积累成为可能,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共识能够达成并且扩散至国家甚至是跨文化的范畴。
    生于中国台北长于中国台北,在这热闹的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地狭看似很近,却因忙碌紧凑的生活和快速的流动,人情味似乎显得稀薄,让人感到疏远!信任的构建多出现在小区、附近的小店和常去的餐厅,因为生活所需的连结,产生了相互依赖,因为相互依赖逐渐有了信任的关系,因为信任而日渐养成了习惯,产生了归属感,在某个地域某些惯性的行为互动,这成了彼此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和认同。在中国台北,我成长的地方,这些是我对信任的直接感受。
大学毕业后,怀抱着热情和梦想欲探索不同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前往英国留学,近两年的留英生活,足迹踏遍了许多城市,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05年夏天前往伦敦旅行的插曲。在美国纽约9·11事件后,全球笼罩在恐怖攻击的阴影下,欧美国家的几个主要大城市成了恐怖攻击的目标。2005年的夏天,学校期末考结束后,与友人一同前往伦敦旅游,就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吃完早餐后走在街上,发现没有公交车。正打算买车票时,一位好心的路人主动告诉我们,所有公共交通都停驶了。原来当天稍早有一辆观光巴士在市中心突然爆炸,伦敦所有公共交通因而暂停,地铁站也封起来了,只有步行和自行车成为伦敦可行的出行方式。我发现路上行人没有太多的焦躁和恐慌,尽管路上到处都是警察,大部分人依然有序且配合调整。店家和公司行号纷纷提早打烊,好让员工可以早点回家,也由于交通的不便,许多店家决定在交通尚未恢复正常前暂时休业,令员工无需过度烦恼通勤的问题。
    得知爆炸案的当下,我是焦急且慌张的,有种在异地相当无奈且无助的感觉,但是周遭人们处变不惊的镇定态度,使得我也跟着放宽心不少。路上的民众热心地替外地游客指路,更新最新的路况信息,这是一个惊动世界的大新闻,但在伦敦当地,不见人们惊慌,因为信任自己也信任政府,所以愿意去配合政府的应变措施,大家尽量维持正常生活。尽管有些不方便,却能共体时艰而没有太多抱怨。这是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不管外来的冲击多么突然和巨大,仍能保持韧性、调整然后继续运作,而这样的韧性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彼此的信任。这样的冷静和镇定的确也能传递给他人,异地游客如我,在危险的时候,也觉得无需惊慌失措,因为我也相信,跟着当地人配合当地政府的指示,一切将很快恢复正常。几天过后,交通逐渐恢复正常,人们的生活、工作一切也都正常运作了!
    2008年,我转往德国柏林继续深造。每当暑假正值旅游旺季时,欧洲的大城市总难以摆脱恐怖攻击的威胁。2009年夏天,柏林的国会大厦成为恐怖攻击的可能目标!德国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了相关消息,但媒体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没有太多的渲染和夸张报道,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政府相关部门随时提供可掌握的消息和准备采取的应变措施,当地民众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参观国会大厦的人潮也没有因此而减少。有记者采访前往参观的民众说:“对于恐怖攻击的威胁你们不会感到害怕吗?”受访的民众泰然自若地回答说:“这是政府该担心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在事情没有发生前,我们觉得一切都正常,所以无需害怕。”由于有足够的信任,所以大家可以各司其职、各守本分,自然无需感到不安,而当地民众充满自信的回答,表现出不只是对政府的信任,更显现出对自己能够信任他人的自信,因为这个决定,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这风险是自己能够接受并且愿意与大家共同承担的。不是只为了“我自己”,而是想着在那里一同生活、面对共同危机的“我们大家”。
每年春天,柏林的地铁和公交车员工,都会来个罢工争取合理的工资调涨以应对物价的攀升。每年三四月左右,柏林居民就会有心理准备,某天或是某周,可能就没有地铁或公交车服务了。在2010年的春天,史无前例地持续了一个多月几乎完全没有地铁和公交车的日子,劳资双方谈不拢工资调涨的幅度,柏林民众的通行变得非常不便。然而令我惊讶的是,大部分的民众没有太多的不满,受访的民众表示:“尽管少了地铁和公交车,我们的出行的确不方便,但是我们尊重那些工作人员的权利,他们有权利为他们自己争取合理的待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我在德国柏林所感受到的公民特质,对于人本的尊重不因亲疏而有太多的不同。
    德国人是非常注重自我和个人主义的,所以一般而言的确令人感到有距离感,但是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就算与众不同,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大家都能自由的发展和延伸。这种兼容并蓄的社会,不是出于刻意规划,而是通过自然而然的互动逐渐形成了共识和约束彼此行为的道德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不只是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被实践着。那一年的春天,我整个月都步行去上课,交通上多花了不少时间,但是我深刻体会到一件事情,地铁和公交车在日常生活里是多么地被需要,不分平时或假日,从事这么重要的工作,这些人必须得到合理的待遇,让他们愿意且能够继续为大家服务!事后,大众交通的工作人员获得了合理的工资,也为那一个多月停摆的交通做出补偿,那段时间握有月票的民众可以去售票点办理退款,罢工也告一段落。这样的罢工,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大家都知道,即使如此,也无需担心事情会无解。
    这些生活片段,一开始带给我的冲击、由于理解后而能产生的信任,使我得以融入异地的文化和社会并且产生认同。信任让一切事情,变得比较容易运作,透过理解、磨合不断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共识和凝聚力。而更重要的是自信,不但愿意去相信别人,而且更愿意相信自己能够承担相信他人后可能承担的风险!这是我对于信任的解读。唯有透过不断地练习,个人的能力和自信才能养成和积累;也唯有透过不断地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会产生。社会共识和认同是内生的,一旦形成后,人与人的合作将变得更为容易,即便有着文化差异也将更为容易克服。
    (作者系德国柏林宏堡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