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热点】温州:为基层定制下得去的医生

8/20/2018

741

8/20/2018 12:00:00 AM

源文件发表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定向培养二年级学生傅劲超和同学们谈笑着走在种满桂花树的校园里,冬日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对于未来,这群20岁上下的医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梦想。不过,从填报高考志愿书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仅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更选择了基层岗位,将在家乡的基层医院至少工作5年。
  如何培养出能够赢得老百姓信任的基层医生,是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医改的各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关键在人,为此,温州医科大学首创招生与招聘并轨、校地共育的本科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方法,目的就是让培养出来的基层人才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
  ■校地共育本科基层医生
  2009年,伴随着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专科医生培养战略的出台,温州医科大学开始探索适合浙江省基层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法。瞿佳认为,3年专科培养主要是救急,5年本科培养才是基本。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承担了基层医学生培养任务。仁济学院副校长许冬武说,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温州市各个县(市)都急需基层卫生人才,但如何让这些学生下得去,关键看地方政府能提供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自2010年起,温医和各地政府开始联手探索订单式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由各地政府给予学费补助,实行招生与招聘并轨,即在招录同时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限内考取执业医师证,返回所在地基层医卫机构就业后,能拥有正式的事业编制。
  为了尽快向基层输送人才,仁济学院采取了两步走的办法:一方面,由各地卫生局根据实际需要申报招生数量,定向招录所需医学新生;另一方面,对在校大三学生进行分流,愿意毕业后到基层工作的学生,可以马上和所在地政府签订就业协议,享受相应待遇。对于定向培养的学生,除了基础的医学教育外,增设《全科医学导论》等相关课程,并安排更多的基层社会实践。
  2012年,温医的这一做法得到浙江省卫生厅认可,原来由学校和各地方政府逐一签约的办法变为由卫生厅统一协调,进而推广到该省全部地级市的39个县(市)。定向招生人数从2010年分流的30人增加到今年的551人,定向培养专业从单一的临床医学专业发展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4个专业,并将设立预防医学专业。定向录取分数线也在不断提升,平均分均超过浙江省第二批省控线75分以上。
  ■定向学生有更多期盼
  “这种办法特别好。”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李龙华说,去年,永嘉县预计招聘256名医生,但最后只招到了100多人,基层每年都招人,每年都招不满,导致很多岗位空缺。就拿桥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编制有116人,实际仅有106人,各个科室医生护士都急需人手。2011年,该社区中心接收了两名首批分流的定向培养毕业生,缓解了燃眉之急。
  作为第一批分流的学生,毕业后来到桥下镇社区中心工作的潘虹和潘蕾蕾内心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她们告诉记者,由于前几年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上学校辅导员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她们一度以为分流可以作为权宜之计,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仍然可以自主择业。2011年,第一届定向培养的分流生毕业时,就业形势整体变好,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县级医院的工作。而按照永嘉县制定的就业协议,如果违约,5年之内都不得在永嘉县内的医疗机构就业,这样的规定给了潘蕾蕾和潘虹很大压力。
  基层医务人员过低的薪酬也让潘蕾蕾和潘虹多少有一些心理落差。按照当地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基层医务人员的人均年收入不得高于4.8万元。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多出现亏损,很难有结余发放绩效工资。作为新入职的医生,她们每月的平均收入不过2000多元,“都不够自己平时的开销”。
  随着定向培养制度的逐步完善,记者发现,虽然各地招生政策不尽相同,但违约毕业生除了需要返还各级政府实际支付的补助经费及相关费用外,没有其他制约。相对于已经毕业的分流生来说,定向培养生少了很多不确定性,拥有更多期盼。
  傅劲超说,一毕业就有工作,还是事业编制,这是吸引其父母的首要因素。而且,医生这个职业相对稳定,待遇应该也不错。平时他还特别关注医改动向,他认为,随着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等制度的推行,只要自己好好干,签约的居民越来越多,收入肯定会越来越高。
  傅劲超的同学范洪天说,非定向培养的同学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工作,但这不会对自己造成困扰,毕竟是自己作出的选择,无论怎样也会在基层干满5年。
  ■关键是能不能把心留住
  为了让定向培养生真正下得去,记者采访时,许冬武又将启程去拜访各地卫生局,在各地政府已经承诺给予每位学生不低于4.6万元学费补助的基础上,他希望能再多争取一些优惠政策,让更多经济发达地市的社区医院成为定向培养的实习基地。
  然而,在瞿佳看来,量身定制的人才在基层能否有用武之地,学校多少显得鞭长莫及。他最关心的是学生走出校门后如何发展。目前,定向培养生的考分普遍高于其他专业,说明是有吸引力的,但如果毕业后的学生看不到希望,再过几年将会面临无人可招的困境。
  瞿佳认为,定向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真正把人留住、把心留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撑。不仅各级政府都要来关心已经下去的人,政策要落实,甚至要加码。国家层面还应多管齐下,除了职称、待遇等方面要有优惠,有进修学习的配套政策,还要让基层医务人员拥有展现的平台和发展前景,从而让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愿意为之奉献一生。
  在社区工作一年多的潘虹说:“在基层,待遇是一个现实问题,个人的职业前景和专业能力提升是核心问题。为给我们创造学习机会,院长特意请来一位上级医院的主任医师指导查房,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我们,我们感受得到。如果基层能够壮大起来、待遇得到提高,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向上级医院跑。”
  据介绍,为了让基层医生真正“用得上”,除了定向培养本科生外,自2011年起,温医继续教育学院开始承担浙江省本科毕业生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并负责温州、衢州等4地的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项目。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在职全科医生可定期在培训基地接受全科骨干师资给予的技能培训。截至目前,温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人数已超过5000人,已有2278人取得了社区全科医师资格证书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