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医生的社区梦

8/20/2018

641

8/20/2018 12:00:00 AM

至今,上海市在长宁、浦东等10个区启动家庭医生制试点已有两年,下一步上海市将把这一制度扩展到所有区县,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稳定、长期的健康管理。记者调查发现,家庭医生这个对于老百姓多少有点新鲜的词汇,在上海市已渐入人心,但“软签约”、“敲不开门”等种种难题,也妨碍着家庭医生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贴心朋友”。 
  家庭医生的“粉丝”越来越多 
  一个星期二的上午,听到一声门铃响,家住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的谭大爷和老伴儿相视一笑,不用猜,一定是他们的家庭医生朱惠仙来了。 
  今年70多岁的谭大爷原本身体好得不得了,年轻时还是单位篮球队的绝对主力。可2011年接受了一次心脏搭桥术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由于常年需要看病,老两口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和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朱惠仙签了约。 
  在一次上门探望时,朱惠仙发现谭大爷在感冒后咳出了黄痰,经过仔细检查,朱惠仙判断老人家出现了肺部感染并伴有心衰。她马上给谭大爷开了药,建立了家庭病床,并叮嘱其家人,不要给谭大爷吃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的东西。在之后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二的上午,朱惠仙都会准时出现在谭大爷家里,看见她,老两口就像看见亲闺女一般高兴。 
  朱惠仙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徐家汇街道29个居委会、9.29万名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自2011年5月开始,该中心按照上海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组建起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由公卫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助理员共同组成的24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目前,该中心已签约20314户,服务56034位居民,签约率达61%。除了日常的居民健康管理、双向转诊、健康咨询、优先建立家庭病床以外,该中心还开通了“佳汇—彩虹家庭医生微博”和家庭医生短信平台。 
  作为家庭医生,朱惠仙每周有3次门诊、3次家庭病床出诊,还经常到居委会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慢病管理等工作。开通微博后,她的“粉丝”越来越多,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的第一个春节,她接到了数不清的来自社区签约居民的拜年电话。她说:“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软签约”往往签而不约 
  朱惠仙也有自己的烦恼。她对记者说,并不是每位居民都理解家庭医生的工作,发动居民签约时,“敲开门”真的特别难。很多居民都认为,社区里的小医生懂什么呀。可以说,对社区医生能力的怀疑是制约家庭医生制服务开展的最大瓶颈。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朱惠仙说,但签约居民往往希望家庭医生同时具备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的功能,甚至希望家庭医生随叫随到,24小时提供上门服务,否则就不满意。 
  签约工作偏重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质量。上海市潍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兆辉认为,在一定的考核指标下,为追求签约数量,有些社区甚至出现了“团签”的提法。这种“一签了之”的做法,导致家庭医生与居民沟通和交流不够,必要的服务平台(如电子健康档案)内容不足,这些可能降低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 
  不过,阻碍家庭医生制优质发展的最大障碍,还在于签约服务只是“软签约”,而不是必须采取社区首诊的“硬签约”。 
  朱惠仙说,“软签约”对社区居民没有任何约束力,居民签约后直接跑到大医院的还是很多。杜兆辉也认为,“软签约”没有定点诊疗制度的支持,居民签约后与全科医生签而不约,导致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不高。 
  据记者了解,对于已经开展家庭医生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签约率高的主要都是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常住人群的签约率普遍偏低。 
  社区医生不等于“小医生” 
  “家庭医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职业。”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易春涛认为,这份职业实际上就是和家庭、居民建立起相对固定、长期的服务关系。它对医生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更要掌握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擅长沟通和交流。这些能力都具备了,才能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 
  在上海,家庭医生并不是单兵作战,其背后有一个坚强的团队支持。易春涛说,家庭医生不能包治百病,但可以做守护居民健康最贴心的朋友。可以说,家庭医生制度改变了社区医生的服务理念,促使医生从过去的被动、间断式服务,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连续式服务。同时,还提高了医生的技能,拓展了医生的视野。 
  不过,由于上海市医保实行彻底的自由就诊,加上老百姓对社区医院普遍缺乏信任,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只能想办法多给居民一些优惠政策,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魅力,鼓励老百姓到社区首诊。 
  易春涛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签约的重点人群能够认可家庭医生的服务。同时,也希望医院能够为家庭医生提供双向转诊的便利,逐渐开辟绿色通道,让家庭医生拥有更多的资源,家庭医生制就会更快地向高危人群、常住人群扩展。” 
  一位家庭医生告诉记者:“我们期待将来医务行业只有‘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之分,而无‘大医生’和‘小医生’的差别。”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