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学:《医患交流手册(第五版)》:诊疗过程的开始阶段 Day16

Sunday, August 18, 2019

彼得·泰特

全科之窗|ABC平台编辑

326

8/18/2019 10:37:25 AM

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患者讲话,多用患者的语言,注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这意味着,首先对患者的语言有感觉,并努力学会这种语言。对医生而言,医学术语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以至于经常意识不到对患者而言术语是什么含义。医生应时刻注意检查自身的表现和剔除需要进一步解释的词汇和句子。你会发现,观看自己对患者诊疗过程的录像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这个阶段,最好的做法就是告诫自己:“患者总是正确的”,并且让患者先开始说。不要用诸如“你的背痛怎么样了”这样的开场白。诊疗过程的开始非常重要,会影响整个诊疗过程。所以,要用开放式的问题开始,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

试比较一下:“你好,现在怎么样了?”与“又是你的血压问题,对吗?把你的袖子卷上去。”甚至标准的开场白:“你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后两句话都带有控制色彩,因为这些话暗示着行动。你可能认为这有点过于挑别,但你可以用不同的开场白验证一下效果如何。如同下棋一样,你可能在开始的几个回合就赢下或输掉整个诊疗过程。


要反复实践如何积极鼓励患者讲话。点头、微笑,用明晰的词回应,用你的话简短复述对患者所述故事的理解,表现出你在倾听和关注。用患者自己的话反馈给患者,这样不仅能够表达你的理解,还能够使患者听到并理解他们自己的意思。如果你发现患者的意思和你的理解似乎有差距,就再重复一遍,达到相互理解。

试着用陈述语气表达问题,如“我想你是否…”“有时我发现 ”"“我曾经有个患者…”等。主要用开放式的问题,这有助于发现患者的想法。开放式的问题是指患者不能用简单的“是”、“不是”,或者点头、摇头来回答的问题。例如,“你担心些什么事?”“请详细描述一下…”“情况怎么样?”等等。

在课堂上学到的采集病史技术,是教给你问一些封闭式的问题一一这有助于获得事实,并把它归类。这类问题能增强医生的控制力,而且只能采用特别回答一常常用“是”、”不是”来回答,但对发现患者的想法和感觉没有帮助。例如,“痛吗?”“你的小便情况还正常吧?”

当做好上面说的这些,你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患者一些鼓励,让他或她继续下去如“请继续”或“还有吗?”我发现,这样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患者真的会告诉你更多。当然,眼神接触、点头和回应也是鼓励患者继续叙述故事的好办法。当患者出现停顿时,医生可以重复最后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作为提示,使他们继续下去。

复核患者所说的内容。医生可以把对患者所述故事的理解告诉他,这样使患者既能够修正医生的误解,也可以对故事作进一步润色解释。对医生所问的某个问题的目的加以解释,可能会使医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问患者排气、排便的情况是想知道他是否患有肠激惹综合征。“啊,我的姐姐就有这个病,她说我得的就是这个毛病,但我妈妈得的是结肠溃疡。”

有些年轻医生很害怕诊疗过程出现沉默,每当出现停顿时总是感到很不自在,觉得有责任说点什么,哪怕说些废话也可打破僵局。诊疗过程中要学会使用沉默,如果医生等待久了,患者会毫无例外地打破沉默。

以上说的这些技巧需要进行实践操练,你可以观看自己的诊疗过程录像,得到一些反馈,然后再实践。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彼得·泰特(Peter Tate)
译者:潘志刚 刘化驰
主审:杨秉辉        

彼得·泰特,1968年毕业于纽卡索大学。作为一名全科医 生,在阿宾顿工作了30年。1976年至2003年期间,他还担任全科医学的教师,其中有8年时间担任全科医师培训项目课程负责人,在医患交流方面有着丰 富的教学经验。自1981年起,他被任命为皇家全科医学院会员资格考试考官,并自1996年起负责就诊录像部分的考试。2006年3月退休后被委任为考官 小组召集人。他曾主编《医患交流》和《新交流》(均由牛津出版社出版)。

本文经译者许可后转载!

版权所有 ©2018 智医创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8712号-4